以融合发展为基石再造新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这是旅游发展理念的一次革命,是从全新的视角,对旅游资源再定义、再梳理、再认识、再评价,使旅游发展得以冲破传统和局限的旅游资源观,以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思维重新定义和评价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优势
□窦群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全域旅游进入国家战略后,又一次在国家层面的系统性工作部署。《指导意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精神,就发展全域旅游要重点落实的八方面任务分别进行了深入阐述。其中,通过推动“旅游+”促进旅游融合发展,列为八项任务之首,诠释了融合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石。总结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回顾近年来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融合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工作着力点。
一是坚持推动“旅游+”的思路,通过促成统筹协调、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使旅游发展融入国家、部门和地方各个层面和领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借势发展,实现旅游业一贯倡导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格局。比如,近几年来,通过融合发展,使旅游发展需要的优美生态环境、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和“厕所革命”等有机融入城乡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机融入旅游元素,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旅游小镇、风情县城以及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融合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游客构筑更加优质的旅游环境,维护游客权益。随着游客的活动空间正在向无所不至的“市民化”方向发展,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保障游客权益、科学指导旅游业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越来越复杂和艰巨,许多工作远远超出了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通过融合发展,在全域旅游机制创新中直面“小马拉大车”的客观现实,把艰巨、复杂的旅游市场管理任务的主体上升到各地政府的层面,这样就可争取各部门、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业发展在各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中有必要的定位、话语权和工作机制。
二是通过融合发展,促进旅游目的地建设理念的创新,摆脱资源依赖型的发展老路。传统上在评价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优势时,往往聚焦于自然山水和文化古迹等资源,这种固有的旅游资源观显然已经不适应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以融合发展为基石再造新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这是旅游发展理念的一次革命,是从全新的视角,对旅游资源再梳理、再认识、再定义、再评价,使旅游发展得以冲破传统和局限的旅游资源观,以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思维重新定义和评价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优势。
近年来,围绕“非传统旅游资源的旅游目的地发展”命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出新,全域概念的提出正是从理论上对传统旅游资源的扬弃,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石之一,这将淡化传统的资源依赖性旅游发展思路、树立全新的旅游发展观。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形成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下,实现文旅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文旅融合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如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研学旅游产品;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发展旅游,依托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构筑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和独特卖点的文化旅游产品。
除了文旅融合,还可以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融合发展,开发时尚旅游产品。通过融合发展,创新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有利于促进观光与休闲等多元化旅游方式的百花齐放,降低旅游活动对传统垄断景区的依赖及其对高门票价格的助推,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使旅游发展功能区由局限的景点景区向综合目的地转变。
三是基于“旅游+”的基本思路,发挥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的特殊功能,使旅游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地方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水平。通过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使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振兴和实施精准扶贫,有机融入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实施旅游营销,努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塑造地方品牌形象。通过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放心旅游消费环境,使旅游更好地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城乡处处宜居宜业宜游的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