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域旅游,美好生活。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目前,广东省以14个国家和48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开展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通过强化党政统筹,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创建指引,不断丰富全域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整合营销,推动全域旅游共建共享,走出广东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
在此背景下,4月下旬起,南方日报、南方+调研组走访广州、韶关、惠州、珠海、江门、肇庆、潮州等多地,历时两个多月,问策广东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发现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我省全域旅游的发展实践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
调研地点:
博罗县观背村、上良村、河肚村、麻姑峰村;仁化县瑶塘新村、珠海市斗门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一个个美丽乡村正在逐步从规划变为现实。在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下,乡村旅游作为重要抓手,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在广东省全域旅游大会召开之前,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赴惠州博罗、韶关仁化、珠海斗门等地调研发现,民间资本正在悄然发挥作用,在基层干部的带动下,不仅农舍变客房、农事变体验、村民变老板,更值得关注的是,村民与市民在同一个空间内正在逐步实现主客共享,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为充实。
■变化
从废弃校舍到特色民宿
芒种,农忙时节。走入博罗县横河镇河肚村,稻田青青,自成画卷。在一片翠田之上,一座别致的建筑分外吸引眼球,它如今是当地最具人气的民宿之一,节假日基本满房,至少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位于河肚村,取名“禾肚里”,很难想象,这座位于稻田中充满诗意的民宿,是从一间废弃的旧校舍改建而来。“一开始大家觉得我是个傻女人。”禾肚里创始人之一的郑春桃回忆说,初见河肚村,云雾缭绕,美极了!当她提出要租下破旧的校舍和附近的田地时,村民们都笑她:大家不要的她都要。
稻田里的酒店,这个想法源自郑春桃在泰国清迈的一次旅行,看到豪华酒店建于农田之中,窗外便是绿油油的稻田。“这样浑然天成的田园风光,咱河肚村也有,而且稻田比它还多呢!”于是,她一次性付了15年的租金,将做好的规划讲给村民听。
在投入约2000万元后,校舍变客房,操场变稻田,郑春桃和她搭档的民宿梦一步步变成现实。由操场改成的稻田一年能产四万斤稻谷,不仅可供民宿自用,还能作为礼物赠送给客人。
农舍变客房 村民变老板
位于博罗县城的一个城中村,同样有着令人欣喜的变化。走进罗阳街道的观背村,逼真的3D壁画十分抢眼。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外看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的“垃圾村”。观背村党支部书记郑国雄介绍,2015年,村干部带头出钱修路,引入文化团体,将废弃的老房屋改造成“文化驿站”,近年来乡村整治逐渐显现成效。“节假日来这的游客多达五六千人次。”郑国雄说。
与过去的“脏乱差”相比,位于丹霞山脚下的瑶塘新村如今焕然一新,全村44户人家均办起了民宿,其中过半数是村民自主经营。瑶塘新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瑶塘新村被纳入丹霞彩虹新农村示范片,获得不少政策红利,除了有政府的投入,农信社还向村民提供信用贷款,最高能向个人放贷20万元。政府牵头,村干部带头,村民的干劲也越发足起来,在瑶塘新村的民宿村打造过程中,村民们自筹3800万元资金用于民宿建设。“不愁还不起贷款,依托丹霞山的客源,现在村里民宿生意都挺不错。”这位村干部说,目前村民人均收入已突破20000元。
要使全域旅游落地,既要民间资本助力,又要当地村民参与。上良村村民赖伯就是参与者之一,他将自家的二楼租给郑春桃的公司,一楼自用,一年除了能获得2.8万元的保底租金,还有2万元的庭院修建费和4万元的装修费。
全域旅游远不止关乎游客或旅游者单方,而是形成游客和当地居民的良性互动,形成主客共享共生的群落。在广东的这些旅游村中,这样的共生群落已然有了雏形。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让广东父老乡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全域旅游的实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感受到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格局,正在美丽乡村中得到逐步构建。
■短板
相应政策配套仍存空白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下,田园综合体作为重要抓手,尤受重视。珠海斗门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是广东首个入选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该项目自2017年启动后,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助力下,进入了快马加鞭的赶工阶段。
然而,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在项目施工现场,很多建筑框架基本搭建完成,但因未彻底解决用地问题,迟迟未装修。珠海市岭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瑞东坦言,由于配套政策的滞后,让该项目的进度受到影响。事实上,没有专门针对乡村旅游的点状用地政策,对农村土地的复合利用尚未出台实施细则,这些用地政策的空白有碍于乡村项目的落地。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全域旅游实施方案专家组组长吴志才指出,我省农业、住建等部门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欠缺对乡村旅游点和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关注,缺乏对旅游标牌标识、观光平台、厕所和驿站等旅游公共设施的统筹建设,一系列配套政策跟不上,令全域旅游中乡村旅游发展陷于被动。
此外,广东乡村民宿普遍面临合法性的问题,乡村民宿租用的是无房产证的农村宅基地,难以办理消防手续,配套政策相对滞后。在民宿业发展配套政策上,浙江出台《关于确定民宿范围和条件的指导意见》,对民宿的消防安全有相应的规定,广东相应政策尚处空白。
■策论
让政策供给跟上全域旅游发展步伐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政策支持,其中包括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强化旅游用地用海保障等,力求为全域旅游发展予以政策保障。用地政策的突破,需要优化旅游业用地用林用海政策创新突破,比如农用地方面:试点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状供地”办法;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乡村度假和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如何保障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旅游用地问题,《意见》对此明确提出,适度扩大领域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用地,鼓励旅游项目利用增加挂钩的城乡建设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农村集体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开办旅游企业,城乡居民可利用自由住宅从事旅游经营。
吴志才建议,广东可以整合各部门资金池支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用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金,统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古驿道活化利用、滨海旅游公路和生态旅游公路建设等专项资金,列支一定比例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另外,学习浙江,实施乡村旅游“点状供地”的办法。
记者获悉,即将召开的广东全域旅游大会将出台相应的政策,其中就有针对乡村旅游用地、资金等相应的配套政策,从政策供给上力促全域旅游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
策划统筹:陈韩晖 蔡华锋 周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