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专题 > 旅游扶贫 > 政策文件

以“六个精准”高效建设旅游扶贫村

时间 : 2018-01-30 17:27 来源 : 中国旅游报 作者 : 信息员1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从2014年起,我国国务院将每年的这一天设立为“扶贫日”。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李克强总理也做出批示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在此背景下,高效建设旅游扶贫村显得尤为迫切。高效建设旅游扶贫村有赖于坚持“六个精准”:

1. 旅游资源利用要精准。旅游扶贫村在资源利用方面,首先,要做到资源利用有广度。即,充分利用“九农”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农村近现代遗存,农业生产,农家生活,农村建设风貌,农村草根文化,农村废弃物,农村废弃、闲置设施等。其次,要做到资源利用有深度。如,对于农业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仅要融入各大类型旅游产品,而且还要充实到旅游服务的各要素中。再次,要做到资源利用有创新创意。如,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经营旅游时,可以采用二维码导游系统让游客了解其蕴含的深厚的无形历史文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经营旅游时,宜通过创新创意融入一些时尚元素。此外,还要做到资源利用有重有轻。一般而言,在“九农”资源中,农业生产是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的重中之重。其原因是,依托农业生产可以开发、经营一系列令游客感到真切的观光、体验、参与型旅游活动项目,延长旅游活动项目链,并分散、弱化乡村旅游开发、经营风险;依托农业生产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更有助于旅游扶贫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2. 旅游景观建设要精准。在旅游景观建设方面,旅游扶贫村绝不能仿效城市公园的通常做法——为了营造、提升景观不惜耗费资金刻意栽培树木花草、设置景观雕塑、兴建园林建筑、堆山掘塘、挖溪造瀑,而应当坚持“三留三省”——留住自然、留住物遗、留住非遗,节省人力、节省物力、节省财力。为此,旅游扶贫村的景观建设须采取三种一举多效的方式:一是坚持农业景观化、景观农业化,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景观建设紧密融合起来;二是既从生态修复、提升的角度考虑景观美化,也从景观美化的需要考虑生态修复、提升;三是科学利用乡村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旅游设施建设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旅游景观。这样,能使旅游景观充分凸现“农味”“乡味”“野味”,也能投入低、见效快地建设旅游景观,有效突破旅游扶贫村经济发展滞后对旅游景观建设的严重制约。

3. 旅游设施建设要精准。旅游扶贫村设施建设必须坚持“六化”原则。首先,要坚持“农业设施化,设施农业化”原则,利用传统的瓜棚、果棚、花卉棚以及蔬菜温室大棚、花卉温室大棚等替代凉亭、游廊、生态停车场以及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旅游设施;其次,要坚持“设施景观化,景观设施化”原则,将旅游设施建设与旅游景观营造紧密相融;再次,要坚持“设施生态化,生态设施化”原则,将树林下、洞穴中、滨水处、山野里等地方开辟为可供游客就餐、品饮、棋牌娱乐甚至是住宿、康养的场所。此外,旅游扶贫村建设旅游设施时,还要尽量将整栋闲置的农舍和农家多余房间转变为乡村旅游客栈或民宿,将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转变为旅游设施。这样,能产生三方面的效应:一是利于投资节省、见效较快地建设旅游设施,克服旅游扶贫村经济发展滞后对旅游设施建设产生的资金障碍;二是利于充分突出旅游设施建设的乡村特色;三是能让尽可能多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分享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红利,脱贫致富。

4. 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要精准。为了充分利用“九农”旅游资源和顺应当今旅游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自由化、体验化、品牌化的发展态势,旅游扶贫村建设要做到既有乡村旅游的共性特色——“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又有自身的个性特色,并围绕旅游特色和旅游主题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构建完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为此,旅游扶贫村要在充分利用“九农”的基础上努力做好三方面的多重叠加:一是在旅游活动形式上,做好10重叠加——观光型+体验型+参与型+研学型+励志型+学艺型+康养型+购物型+赛事型+运动型的加法;二是在旅游产品季节主题上,做好春、夏、秋、冬各季旅游产品的4重叠加;三是在旅游产品昼夜结构上,做好两重叠加——昼游+夜间康娱。

5. 旅游产业融合要精准。旅游扶贫村在产业融合方面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与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高度融合。在努力建设好新、特、优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将种养基地转化为有品位的旅游景区景点,借以开发、经营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养生农业旅游、特色农业旅游;二是坚持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与林业、水利等建设相融合,借以开发、经营林业生态康养旅游、林业生态文明教育与研学旅游以及亲水旅游、渔业文化旅游等;三是坚持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与包括家庭作坊在内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相融合,借以开发、经营观光型工业旅游、参与体验型工业旅游等;四是坚持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与交通、电子商务等发展相融合,借以大力发展旅游交通、商务旅游等;五是坚持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购物品。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与农产品种养、农副产品加工相融合的过程中,应根据旅游购物品的特点——纪念性、礼品性、艺术性、民族性、实用性、便携性,以“虚实结合”(“虚”指文化包装,“实”指货优价实)为重要手段,使农产品转变为游客喜好的旅游商品。

6. 旅游经营管理模式要精准。旅游扶贫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到“五位一体”——村民、旅游开发商、乡村旅游合作社(或协会)、村委、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中融为一体。其主要措施是对各方进行合理分工,使各方彼此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协作、协同关系。根据旅游扶贫村建设的需要,可以对各方做如下分工:

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出台政策和执行法律法规,编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总体规划,出台、执行乡村旅游经营标准,宣传辖区内旅游扶贫村整体形象,抓好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村委和乡村旅游合作社(或协会)需共同做好以下工作:在政府支持下,出台、实施符合本村旅游开发经营实际的规章、规范,支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物价、质检等部门对本村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完善村民和游客监督本村旅游服务质量、价格的机制,鼓励旅游服务创新,协调村民与旅游开发商的关系,做好本村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促销。此外,村委还应管理好全村生态、卫生环境和社会治安。乡村旅游合作社(或协会)还应促进社员(或会员)间物资采购合作、市场信息收集合作、职业技术培训合作、资源利用合作和自产农产品销售合作。

旅游开发商应尽量做到: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以经营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和农产品商贸流通为主;在旅游服务经营方面,以经营企业化、规模化的中高端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康娱和旅游购物等服务项目为主;在采购物资和雇佣劳力方面,在条件相同情况下,优先采购本村物资,优先雇佣本村劳力。

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经营的方式包括: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以种植农作物、养殖禽畜和水产等为主,努力发展初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在旅游服务经营方面,村民以经营农家乐、乡村民宿、乡村客栈为主;在旅游开发投入方面,村民以出让土地经营权、出让劳力和出租房屋等为资本投入旅游开发经营;在卫生环境优化方面,村民须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清洁卫生和庭院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