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特色服务 > 文物博物馆

广东8地联动纪念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

时间 : 2021-12-09 10:18 来源 : 本网 作者 : ​ 编辑 : 革命文物处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今年12月8日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当天,省立中山图书馆推出“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推出“烽烟不绝读书声——粤北华南教育抗战历史展”。两场展览交相辉映,为社会公众讲述共同的抗战记忆。

与此同时,深圳、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江门8地联动,通过举办专题展、重走大营救革命旧址、开展红色讲解员宣讲、开展馆校合作、组织纪录片放映等方式,回顾1941年这场大营救的伟大革命历程和感人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广东省与大营救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共有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位于深圳的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和河源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包括深圳的营救文化名人旧址、韶关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南岸村交通站旧址、梅州的廖安祥故居、惠州的东湖旅店、惠州的榴兆楼;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处,为汕尾的杨胜昌宅(革命遗址名称:柳亚子掩蔽旧址)。

40余种实物文献  回溯大营救之路

多位文化名人的回忆作品、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诸多党史文本的串联……8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正式开幕。

微信图片_20211209092557.jpg

80年前,这场历时近一年的大营救跨越粤港澳三地,保护800余名文化名人全员脱险。展览依托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中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以“时人写时事”为切入点,结合场景搭建、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按照“以笔救国,号声嘹亮”“凝心聚力,千里营救”“留存文脉,开拓未来”三大部分,生动描绘了80年前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潘咏怡介绍,展览甄选省立中山图书馆实物文献40余种,客观、翔实地重现营救过程的艰辛和风险,其中既有夏衍、茅盾、梁漱溟等被营救文化名人从香港脱险后发表的纪实文章,抗战时期香港出版的进步报刊、抗日题材版画,又有连贯、黄秋耘等参与营救工作者撰写的相关回忆录等。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茅盾在《脱险杂记》中对这场营救行动的评价——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策展团队将茅盾、邹韬奋、王作尧等人对大营救这一事件的回忆内容刻印在柱形墙面上,带观众“沉浸式”进入展览。

“文化名人大营救为中国百年文化薪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潘咏怡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获救的文化精英和爱国民主人士,成为各个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导者和佼佼者:茅盾曾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并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夏衍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培养了大批电影人才;丁聪成为著名漫画家;特伟后来创作出《小蝌蚪找妈妈》等脍炙人口的美术片作品,成为国产原创水墨动画片的创始人……

故纸无声,默诉风云。现场展出的夏衍《走险记》记述了香港沦陷后,夏衍等人从香港用渔船渡海至澳门,再乘船转都斛登陆,后由陆行至台山这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萨空了《香港沦陷日记》不仅有萨空了本人在香港沦陷前后的经历,还记录了梁漱溟、邹韬奋、范长江等当时在港文化名人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结合对营救路线的梳理,还挖掘出一批广东、香港、澳门等地三四十年代的文献资料,如1934年版《今日之四邑》,内有广东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县旧照100余幅;以及罕见的营救行动集中点“香港大中华酒店”旧照等。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表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出台《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策划推出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精品展览,有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中央红色交通线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动红色文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

微信图片_20211209092512.jpg

粤北华南教育抗战史料  见证粤港澳守望相助

由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承办,中山大学哲学系习之堂协办的“烽烟不绝读书声——粤北华南教育抗战历史展”,8日下午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推出。展览结合馆藏抗战办学档案史料,描绘出抗战时期华南文化教育波澜壮阔的历程。

微信图片_20211209092526.jpg

开幕式现场琴声悠扬,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张毅等音乐家们即席演奏马思聪《第一弦乐四重奏》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选段。两首乐曲均创作于抗战时期,后者更是马思聪1943年在粤北山村执教时所作。荡气回肠的旋律,将观众的思绪引到70多年前烽火办学、文化名人风云际会的历史时空……

展览分为“抗战爆发”“迁徙办学之路”“困境中的坚守”“胜利复员”“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五大部分展开。抗战时期,作为后方的粤北云集了大批知识分子与青年学子,他们在动荡流离中冒着战火、克服物资严重匮乏的困难坚持教学研究,以学术救国、读书报国的行动支援祖国的抗战救亡和建设,为民族的文化教育守护了珍贵的火种,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为使观众在沉浸式场景中感受烽火课堂,展览制作团队研读了大量历史照片、文献,以及虞炳烈、卫梓松教授当年设计的建筑图纸,在展厅内复原了“就地取材、依山而建”的鱼鳞板墙、竹织批荡和杉皮屋面的简易校舍。本次展览还首次展出韶关市乐昌坪石镇塘口村近日发现的一批教材、图册和校徽等历史遗物。这批珍贵实物已由屋主无偿捐赠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朱谦之,粤北执教期间留下的一批手稿与书籍也在现场展出。“中年粤北讲台开,战地春风桃李栽。坪石岭前歌剧闹,桂林洞里警钟哀。诲人不倦吾滋愧,抗敌图存志不灰。封豕长蛇终殄灭,夜深犹盼捷书来……”先生的诗篇成为众多先辈学人的精神写照。

“粤港澳三地教育在抗战中的守望相助,是华南教育历史中最令人动容的内容之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抗战爆发之初迁办港澳的众多广东院校纷纷回迁,落脚韶关等后方;大批港澳学子历经艰险回到内地避难,内地众多中学、高校尽力收容、救济,以帮助同胞青年完成学业。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壮举也发生在这一时期。不少从香港脱险回到内地的文化名人,如马思聪、许幸之又到粤北的战时学园中执教、创作、演出。“这些故事将抗战时期华南教育与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也从教育史的角度为粤港澳文化同宗同源留下了生动注脚。”曹劲说。

战火中走过的先师留传下知识与文化,也塑造了今日华南高校的精神和气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周边众多知名高等学府环绕,许多院校的校史中都铭刻着抗战时期烽火办学的光荣岁月。曹劲期待,展览能让更多学子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亲身感受那段烽火课堂里的峥嵘岁月。

各地纪念活动接力联动  钩沉动人抗战记忆

深圳白石龙营救文化名人旧址、惠州东湖旅店、河源福建会馆……如今,这些大营救沿途的红色文化旧址及相关遗存,被精心保护、活化为纪念馆,从南往北串联起一条数百位文化民主人士走过的“脱险之路”。8日当天,除广州主会场外,深圳、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江门等8个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途经地接力联动,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共同讲述这段动人的抗战记忆。

8日上午,纪念文化名人大营救80周年暨文化名人大营救原创黏土动画展捐赠仪式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举行。活动邀请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之子曾凯平参加。活动现场,曾凯平真情流露地讲述了大营救这段历史,介绍先辈们如何用坚定的信念、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书写中华民族抗日史上的伟大篇章。

在汕尾,一场以纪念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追寻红色足迹”徒步活动热闹举行。全程共11公里的徒步线路以海岸线为主,途经大营救期间何香凝、柳亚子先生等文化名人的掩蔽处,以及城区红色文化遗址和历史遗址。

韶关市博物馆从12月4日开始,结合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纪念日开展《使命·营救》专题宣讲,充分利用下辖场馆中共粤北省委五里亭旧址及陈列馆的红色资源,精心准备了3期红色电影播放、红色讲解及红色小讲堂等宣传活动。

东莞则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作为主阵地,依托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举办了“东纵第二课堂——胜利大营救”馆校合作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以“胜利大营救”为背景进行情境研学,通过还原历史角色扮演和对话,设计找寻线索,实景机关真人秀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中汲取历史知识营养,感受抗战的文化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黄堃媛 孙羽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