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特色服务 > 公共文化资讯

打好“组合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禅城区)

时间 : 2016-07-06 10:46 来源 : 厅公共文化处 作者 : 秩名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佛山市禅城区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政策,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机制,找准发力点,打好四大“组合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禅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步。

一、打好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组合拳,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全面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普及化工程不求“高大上”,重视“接地气”。一是加快区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启动区文化馆迁建、区图书馆扩建区非遗展览中心新建工程的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完善“十分钟文化圈建设”自2009年提出“十分钟文化圈”建设以来,各类文体活动点不断增加,2015年新增活动站点310个,目前总数达到875个成为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三是推进文化(体育)公园建设,投入6000多万元,新建公园15个,改建6个,面积达137,083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全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15,647.09平方米,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946.62平方米。四是以点带面,开展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第一批共完成试点43个,全区30%村居(社区)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016年禅城区继续推进70个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80%,2017年将实现100%全覆盖。2015年在佛山市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建设范镇街、社区(村居)评选中,祖庙街道办事处、同安社区等入选示范镇街、村居(第一批)。五是联合图书馆持续发展新增龙津、湖涌、紫南、湖景四个成员馆,形成“1主馆5分馆12成员馆”的联合图书馆体系,扩大联合图书馆的规模,方便居民群众就近阅读和借还。六是加大古村落活化工作。4个古村落开展村史、民间故事、民俗活动、非遗项目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其中,莲塘村借助古村落活化升级契机,以TOD为先导,以古村落为载体,将莲塘村打造为集文化体验、宜居生活、休闲娱乐、时尚消费于一体的新型复合产业社区。该项目已经竣工并通过验收,为下一步的古村落活化工作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打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组合拳,提升市民幸福感

一是实施文化活动品牌化工程。致力打造四大文化活动品牌,擦亮禅城岭南文化名城名片。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群体,开展“璀璨夕阳”老年文化节,“青春骄阳”暑期青少年文化系列活动、少儿读书节,让老有所“爱”,幼有所“教”的社会文化得到传播。针对外来工群体,开展“金雁翱翔”外来工文化活动、“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让其感受禅城的人文关怀,增加归属感;针对本土文化方面,举办了岭南年俗欢乐节、三月三北帝诞祖庙庙会、佛山粤剧华光诞、行通济等大型民俗活动,岭南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二是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化工程。实施《佛山市禅城区文艺精品资助办法》及《佛山市禅城区文艺社团(队)扶持办法》,扶持文艺社团壮大和发展,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具有禅城特色、佛山风格、岭南气派的文艺精品,截止到2015年底,禅城区文艺精品获省、市各类奖项200多项。启动“花开四季·文化禅城”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集中全区各类文化活动资源,搭建展演平台带动文艺创作,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花开的城市文化生态,形成激发创作、锻造精品的平台。三是实施公共文化配送工程。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各类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开展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和“四送四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举办少儿读书节、“筑梦佛山”阅读夏令营、阅读冬令营等书香禅城活动,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缩小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据统计,2015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500多场,受惠群众达150多万人次,联合图书馆共接待读者约72万人次,禅城区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单位。四是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举办广府文化代言人、“一脉同根·禅南共荣”、禅城书画名家香港展系列活动,使禅城文化走出去。与著名网络传播媒体——途牛网、网易展开战略合作,多层次的立体式宣传推送禅城各类信息,提升城市知名度。在佛山日报举办的“2015佛山口碑榜”评选活动中,禅城区文化体育局被评为“行政服务榜最佳口碑单位”。

三、打好公共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组合拳,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自2015年,禅城区开展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倡导文商旅融合发展,加大文化与商业、旅游有机的结合,在发展公共文化,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以文化为切入点,有力拉动经济,让辖区市民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一是强化政策引导。通过成立“禅城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佛山市禅城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佛山市禅城区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办法(试行)》,启动《佛山市禅城区旅游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2015—2020)编制工作,开展《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编工作等,强化顶层设计,大力引导发展文创产业。二是善用地域资源。通过整合文化资源,以“休闲庭院、祈福圣地、陶醉街区、美食天堂、武术之乡、粤剧源地、南狮故里、岭南水都”为主题词,加大节日文化的推广,充分发挥节庆文化活动的聚焦效应和品牌效应,举办岭南年俗欢乐节、三月三北帝诞、陶瓷艺术节、粤剧华光诞、秋色巡游、行通济等等大型区域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吸聚周边地区游客来禅城参观消费,实现聚人气、旺财气,推动文化、旅游比翼齐飞。三是实施《禅城区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确定44个项目,有力推进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复建水上关帝庙,修缮精武会旧址、丰宁寺,莲丰书院等,开展祖庙街道3.6公里老城活化文化旅游线路沿线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修缮工作,实施了文华公园、亚艺公园提升工程,开展水舞声光秀展演等活动,以“文化+科技”的手段,打造地标式的人文景观,既然满足了本地市民的文化需求,又提升禅城城市品味。

四、打好制度创新组合拳,提升禅城示范效应。

建立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制度设计成果资源共享机制,是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工作要求,禅城区根据自身实际,并结合特色文化资源,围绕“社会力量办文化”课题,开展《可供禅城区借鉴的国内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做法和经验》、《禅城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研究》、《禅城区可供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禅城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研究》等专题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引领和专家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配套成果以及制度设计。致力创造具有示范借鉴价值的“禅城经验”。二是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倡议和发动,推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文保工作。佛山东建集团、广东宏宇陶瓷集团等企业积极响应,踊跃出资,使得李广海医馆修缮工程、丰宁寺和莲峰书院修缮工程、水上关帝庙复建工程和天后庙修缮工程等得以顺利推进,在社会各界产生很大的反响,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禅城区文化体育局

                                 2016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