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特色服务 > 文旅推介

美食旅游精品线路 | “寻味斗门,非遗盛宴”斗门秋季美食之旅

时间 : 2024-08-29 11:02 来源 : 本网 作者 : 资源开发处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一、线路节点

斗门旧街—御温泉渡假村(重壳蟹)—珠海莲洲机场—金龙阁(横山粉葛)—岭南大地百草园(禾虫、白藤莲藕)

1.png

御温泉渡假村

2.png

珠海莲洲机场

3.png

岭南大地百草园

二、线路简介

本线路将斗门非遗美食串联起来,充满浓郁的历史气息,包含美丽田园风光、特色文旅活动、岭南民俗文化、温泉康养、精品民宿、沉浸式飞行体验等乡村体验活动,充分展现珠海斗门特色乡村旅游文化。

三、节气旅游美食

立秋:炒藤鳝

4.png

制作技艺:选择手指般粗的藤鳝,以野生的为佳。用布擦干蟮身,这样能把藤鳝的粘液去除得更干净。当一条生猛的藤鳝被放在案板上,固定其头部后,熟练的厨工以不到十秒的快刀便完成开膛、去主骨、切片的步骤。正宗的乾务炒藤鳝“爱姜忌葱”,即只选用姜与藤鳝搭配一起炒。鳝片与过油后的姜片猛火爆炒,12秒出锅装盘,保证鳝片熟透的同时,牢牢锁住肉质的鲜嫩。

节气美食文化:每年立秋后,北风起时,在江河湖泊的野生成熟鳗鱼顺着退潮的珠江水游向大海深处,经受过淡水、咸水和北风洗礼的鳗鱼最为肥美。藤鳝是鳗鱼的一种,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外,其体型、花纹及颜色均类似老藤条,故名藤鳝。藤鳝虽多刺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至今仍不能用饲料喂养。

推荐打卡点:光记酒楼

推荐理由:斗门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乾务炒藤鳝”,是乾务镇一道相传至今已近百年的传统美食佳肴,其烹制技艺由梁家三代人慢慢摸索而成。第三代传承人梁乙忠1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厨艺,不断从味道和工艺上进行改良,如今炒藤鳝已成为他的拿手好菜,因做法及食法特别、镬气十足、香味独特、香脆爽口而深受欢迎。炒藤鳝既可单吃鳝片,别有一番味道;也可用姜片夹住藤鳝片趁热吃,将姜汁的辣味与藤鳝的香味混合起来。

处暑:白藤莲藕

5.png

制作技艺:白藤莲藕以粗壮、多粉、松化无渣而驰名,又名无情藕。它既可生吃,也可熟食,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节气美食文化:在中国古文里,“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处暑吃莲藕的习俗既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养生哲学。

推荐打卡点:岭南大地百草园、白藤湖顺业名湖海鲜酒楼

推荐理由:白藤莲藕品质好,和斗门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息息相关,这里位于西江出海处,泥质肥沃,有机养分含量高,结出的藕富含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

处暑:虎山金巢琵琶鸭

6.png

制作技艺:虎山金巢烧味店制作烧味的工艺已具百年历史。虎山金巢琵琶鸭对原材料要求严格,只选择散养肉质细嫩的白毛母鸭,制作工序包括脱毛开膛、清洗滤油、配制酱料、腌制鸭身、晾晒风干、烘炉烧烤、整形出品等。

节气美食文化:“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除此之外,民间吃处暑鸭还为讨个好彩头,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在斗门,虎山金巢琵琶鸭是乾务镇一道历史悠久的非遗美食,因烘烧后外形酷似民乐器“琵琶”而得名,其香味独特,外酥内嫩,深受当地村民和游客的欢迎。

推荐打卡点:虎山金巢餐厅

推荐理由:趁热乎之时品尝,轻咬表皮满口香脆,肉质嫩滑但不肥腻,鸭肉虽瘦却不失奇香,让人回味无穷。蘸上秘制的梅果酱,咸甜适中、甘脆爽口,是名符其实的传统美食佳肴。2016年4月,虎山金巢琵琶鸭被列入珠海市市级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秋分:禾虫

7.png

制作技艺:捉禾虫是个讲究的技术活,需用到一种叫“禾虫萝”的特殊工具。“禾虫萝”网眼细密,大端口叫“萝头”,小端口叫“萝尾”。禾虫会随着潮水从萝头漂流进萝里,被装入萝尾后就跑不掉了,所以捉禾虫又被称作“装禾虫”。禾虫有多种烹饪手法,包括炒禾虫、禾虫煎蛋、特色禾虫汤、焗禾虫、虾辣膏蒸禾虫等。

节气美食文化:农历八、九月出水的禾虫称“秋分虫”,又称“禾花虫”。水稻孕穗扬花之时,禾虫变得丰腴肥美。初一、十五大潮后,成熟的禾虫从水稻田里随排灌的田间水游到河里,农民在排水闸口用纱网捕捞。因为捕捞禾虫的节令性强,民间有“禾虫过造恨唔番”的俚语。

推荐打卡点:岭南大地百草园、富利港海鲜酒楼、旺旺餐厅、华威酒楼、叶氏大东华楼

推荐理由:斗门地处咸淡水交汇处,滩涂平坦广阔,自然生态好,护养禾虫历史由来已久。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大批食客慕名来尝鲜,直接点名禾虫。因为食用期限短暂,珠三角一带甚至流传着“千金难买禾虫季”的说法,以此来说明禾虫的难得和美味。装禾虫习俗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秋分:重壳蟹

8.png

制作技艺:螃蟹切块,用刷子清洗干净后,整齐地码在盘子上,放入蒸柜里大火蒸10分钟左右,直至鲜红的软壳慢慢浮现,淋上秘制酱油,撒上香葱丝,再浇上滚油就可以上桌了。特色烹饪菜式有秘制重壳蟹、豉油皇焗重壳蟹、古法焗重壳蟹、酥香重壳蟹等。

节气美食文化:秋风起,蟹脚痒,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清代文人屈大均于晚年成书《广东新语》,其卷二十三《介语》就有对蟹类的记载,“又蟹一月一解,自十八以后月黑,蟹乘暗出而取食,食至初二三而肥,肥则壳解”这段文字就是对螃蟹蜕壳成为重壳蟹的记载。重壳蟹又称松壳蟹,生长于咸淡水海域,是珠海特产海鲜,其色泽光亮、肉质嫩滑。重壳蟹每年要褪四次壳,每褪一次就会变大一圈。处于青壮年时期,新壳刚长好、旧壳尚未脱落时候的重壳蟹质量更佳。

推荐打卡点:益利大酒楼、御温泉渡假村、名湖海鲜酒楼、富利港海鲜酒楼、裕满人家

推荐理由:重壳蟹是青蟹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每年深秋时分,珠江口咸淡水流域,就会为居住于此的斗门人回馈这件珍贵的礼物。重壳蟹最妙不可言的是掰开表面青壳,薄韧鲜美的软壳之下,是金黄香软糯滑的脂膏。一口咬下去,从弹脆的重皮咬到香糯的蟹膏,再到嫩滑的蟹肉,口感丰富。2019年7月,秘制重壳蟹被列入斗门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特色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

国家级非遗“斗门水上婚嫁”、省级非遗“七月三十装路香”、赵氏皇族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