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粤文旅函〔2020〕149号
民革广东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把“许地”建设成为广东旅游名片的提案》(第20200116号)收悉。经综合广州市政府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规划保障许地文化空间脉络
2016年12月,广州市实施的《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街区及重点建筑保护利用、历史环境要素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等方面的街区保护与活化策略。“许地”是《规划》划定的一类其他传统街巷,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拜庭许大夫家庙,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许地门楼、许应鑅故居、许卓故居、许应骙故居、许祥光故居,以及青石板街巷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规划》提出保护许地街巷传统风貌、整治街巷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保护许地门楼和青石板街巷等措施。
二、深度挖掘许地文化内涵
(一)开展史料收集研究。开展“许地”名人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等工作,挖掘“许地”历史内涵和前辈精神的当代价值。广州市越秀区积极搜集许氏家族的图文资料,于1992年出版《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一书,系统讲述许氏家族发展的历史进程,记载重要风云人物。著名画家卢延光于2004年出版《广州第一家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许氏家族的历史。
(二)讲好“许地”故事。以许氏家族各种知名人物的经历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为脉络,讲好“许地”的故事,让后人知晓“许地”历史,传承其革命精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许地许氏宗亲会(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于2013年在广州起义纪念馆联合主办《家国春秋——广州许地许氏家族文物、名人事迹展》,利用300多件(套)藏品、历史照片及模型和复原场景,全面展示“许地”由来、人物事迹、家族遗珍。
三、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为落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许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并监督资金使用,以期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改善文物的保存状态。同时,加强文物安全日常巡查,多次开展专项巡查,组织文物消防安全培训,督促管理单位开展文物修缮及日常保养工作,确保文物安全。
通过沟通协调等方式,落实“许地”各文物管理使用人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针对“许地”门楼产权不明晰、保存状况较差的问题,越秀区先后组织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现场踏勘、致函许氏族人代表重视和协调解决“许地”门楼安全问题、委托专业公司先后两次对该文物进行临时加固等工作。依据巡查发现拜庭许大夫家庙内存在的有关情况,广州市文物行政部门多次前往现场检查,督促越秀区教育局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落实文物保护责任。
四、加强文化旅游推广宣传
(一)开展智慧旅游标识系统建设。越秀区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主题,融合红色文化元素,配合海珠广场形象提升工程,开展智慧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工作。分别在天字码头、爱群大厦、永安堂、广交会旧址、高第街等重点文物、历史建筑、景点、交通枢纽处设置全景导览牌、景点介绍牌、多功能方向指示牌,并配合智能二维码,全面展现越秀高质量发展的新风采。
(二)设计红色文化游径。围绕擦亮“解放广州第一面红旗升起地方”的红色名片,串联设计海珠广场片区L型红色游径,以“豫章书院”为起点,途经高第街,自西往东涵盖海珠广场片区内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让市民群众追寻革命先烈足迹,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感受老城市的新活力。
(三)规划“许地”文化旅游路径。抓住越秀区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机遇,配合广州传统中轴线地区保护利用工作,并依托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的文化旅游优势,充分挖掘高第街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清政府一品官员许应骙、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红色将领许卓、中华女杰许广平等众多历史名人的事迹,规划“许地”文化旅游路径,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使“许地”焕发活力,打造越秀区红色文化旅游新打卡点。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单位对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