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文旅函〔2019〕454号B类
李静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保护抗战时期“广东的西南联大”教学旧址的提案收悉。相关建议对保护抗战时期粤北办学旧址,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近期主要工作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中学等纷纷内迁至韶关坪石,延续华南教育之“火种”。1940年冬,中山大学迁至老坪石一带时,全校学生有1736人,1944年增至4161人;同年春,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迁至今河南乡桂花村办学;1941年11月,香港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迁至水牛湾,澳门培正、培道中学迁至老坪石,合并后改名培联中学,省立执信女中迁至县境内办学。由于抗战时期的特殊原因,众多学校在坪石及周边地区沿武江两岸村落分布: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研究院、先修班等设在坪石老街,理学院设在坪石塘口村,法学院设在武阳司村,一年级军训大队及后迁入法学院设在车田坝,师范学院设在管埠,文学院设在清洞村,后迁入文学院设在铁岭,工学院设在三星坪村,培正培道联合中学设在长尾洞;医学院和研究所设在乐昌县城。以坪石地区为中心的粤北乐昌等地,保留着抗战时期诸多教育机构办学的历史遗存,被誉为广东的“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华南教学史的重要见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目前,各单位正在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深入开展历史调研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韶关市政府等单位高度重视坪石华南教育旧址的保护利用,组织有关单位多次到坪石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目前,来自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的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正在推进坪石华南教育历史遗存研究、保护利用规划、建筑修缮、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具体工作。乐昌市已委托第三方开展中山大学旧址房屋测绘工作,并结合当前规划设计要求,加快开展中山大学等在坪石办学相关遗址土地性质及权属的调查摸底工作,协调解决研学基地建设用地工作。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为确保坪石华南教育旧址保护利用项目的顺利开展,韶关和乐昌市政府已多方申请资金,目前,已向省政府申请了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专项建设资金500万元,向我厅申请文物保护等专项经费500万元。此外,我厅正在向省政府申请专项经费用于坪石华南教育旧址保护利用工作。省有关单位也正在协调,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广东的西南联大”教学旧址保护利用项目中。
(三)筹划保护利用方案
8月5日,我厅主持召开“抗战时期粤北办学旧址活化利用”工作会议,部署具体工作,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为主体,各司其职,于9月6日前,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和资金预算,明确时间节点和资金使用方向,推动规划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韶关市建立了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市级工作专班,乐昌市建立了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建设筹建联席会议制度,并组建了乐昌市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工作专班,加快推进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市级工作专班每月开展一次实地调研,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问题
坪石是朱德带领部队取得“坪石大捷”的红色遗址,翻译者王亚楠《资本论》的宣讲台,香港沦陷后港澳学子读书处,“丹霞地貌理论”诞生地,对革命史、教育史、学术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坪石华南教育历史遗存保留有坪石老街中山大学研究院旧址、中山大学校本部礼堂遗址、中山大学校本部办公遗址、坪石老街上的历史建筑、中山大学先修班旧址、将军码头、楚南会馆码头;三星坪中山大学工学院教学旧址、许崇清旧居、三星坪码头、中山大学文学院办公旧址;塘口村中山大学理学院教学旧址、塘口村码头和培正培道办学遗址等。目前,大部分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周边环境保存情况较差,缺少保护利用经费。部分建筑和遗址在“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过程中面临被拆除的危险。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厅将结合有关政策,统筹各方资金,从如下几方面做好坪石华南教育旧址的保护利用工作:
(一)规划先行,推动韶关地区文旅融合
编制韶关和乐昌区域旅游组织图,从扶贫、旅游、文化、教育等角度共同开展保护工作,结合韶关抗战时期孙中山两次北伐誓师地、朱德南昌起义部队的红色景点、“广东的西南联大”办学旧址、中山大学五七干校、抗战期间造飞机坦克的韶关机械厂、粤北传统村落、丹霞地貌景点、南华寺等,通过南粤古驿道和拟修建的绿道一起串联成为有重要历史教育意义的历史文化游径。通过对旅游线路的整体规划、节点设计及宣传推广,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旅游品牌,提升韶关经济。
(二)深入研究,开展“广东的西南联大”史料和遗址调查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档案局将联合开展抗战时期粤北地区办学活动历史史迹、遗址和历史史料调查工作。韶关市将重点针对教学旧址的历史史料和价值,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教学旧址的历史史料,充分发掘利用好教学旧址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是通过与中山大学和韶关学院合作,将教学旧址与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结合起来,打造成爱国主义教学基地。二是通过实地走访遗址、见证人等方式,深入挖掘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加强与中山大学专家教授、杰出校友等沟通对接,进一步查找有关历史档案资料,丰富中大教学旧址的历史内涵。三是将教学旧址与乐昌市梅花、坪石、云岩等地段的西京古道以及其他红色革命活动遗址串联起来,重点抓好梅花镇大坪古村红色文化等资源的活化利用,打造一条红色历史文化游径线路,并将该线路与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相结合,建设一条融合“文化+旅游+体育+研学”于一体的定向线路。省体育局已确定将2020年初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一站定在乐昌市梅花镇大坪村,将吸引更多游客和学者前来观光、游学和体验,助推乐昌市、坪石镇城乡经济发展。四是继续做好可移动文物及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登记造册、抢救性保护工作,加强旧址修缮。
(三)落实保障,拓宽保护经费渠道
目前,由省领导统筹,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单位共同参与开展韶关抗战遗址的修复、保护工作,协调解决遗址保护利用的经费问题。如我厅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省委宣传部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经费等将持续投入到韶关文物和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中。我厅还将继续与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相关省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更财政资金持续投入。我厅将积极与省扶贫办协调,争取扶贫资金投入“广东的西南联大”保护利用工作。同时,建议韶关市、乐昌市积极与对口帮扶东莞市协调,积极争取有关政策和相关扶贫资金,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将韶关北伐战争纪念馆、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广东的西南联大”办学旧址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教育意义的展览地和旅游地。
(四)抢救第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省、市各有关单位正在开展包括坪石在内的粤北地区抗战遗址、古驿道、传统村落的修复、保护工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有关院校,正配合保护旧址,挖掘办学旧址的历史史料和价值。我厅将协调各有关单位做好“广东的西南联大”保护利用工作,抢救包括许崇清旧址在内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有关遗址等。鼓励和支持包括“三师”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坪石华南教育旧址保护利用工作中。同时,为有效推动教学旧址所在区域的扶贫开发工作,韶关市将进一步加强教学旧址所在区域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教学旧址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及各类经济实体投资开发教学旧址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和线路打造。同时紧紧依托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动当地群众参与,重点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支撑产业和特色土产品,有效地带动教学旧址所在区域的旅游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五)扩大宣传,加强历史教育推广工作
省教育厅将支持有关学校挖掘粤北办学历史资料,丰富办学旧址历史内涵,将粤北办学旧址作为校外教育基地,设计课程和线路,让更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革命历史。此外,我厅将积极统筹推进“杜鹃花音乐节”各项筹备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扩大华南教育历史的宣传深度、广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举办杜鹃花音乐节工作方案。推动相关学校、高校与办学旧址地对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诚挚感谢您对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心与支持。我们今后将与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继续做好粤北抗战遗址和广东“西南联大”等文物的保护及利用相关工作。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