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目录导航 > 建议提案答复 > 人大建议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9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 : 2022-06-21 17:36 来源 : 本网 作者 : 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刘健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出一系列“精准扶遗”政策的几点建议》(第1294号)收悉。经综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商务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造非遗项目集聚的特色区域

非遗保护传承要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提升可见度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聚集发展可以快速形成聚合效力,使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让非遗“活”起来。目前,我省正在建设省级标志性文化工程——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东美术馆、非遗馆、文学馆),该项目将建设成为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精品工程、地标工程、百年文化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现已建成,预计将在2024年与社会大众见面。其中的非遗馆将搭建起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充分发挥保护传承、展示展演、调查研究、合理利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综合作用,集中展示我省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的精品重器和最能体现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建设的精品力作。此外,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打造非遗特色街区。广州市启动非遗街区(永庆坊)项目建设,引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建成12间大师工作室,作为非遗传承聚集和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试点,激发了传承人的创作活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该街区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非遗大师店铺古色古香,市民、游客既可以感受古琴、萧笛等传统艺术,欣赏广绣、广彩以及珐琅,还可以直接接触牙雕制作、榄雕制作、醒狮等传统手工技艺,以“视、听、触”等多重体验,零距离感受“活色生香”的非遗魅力,成为市民游客品味广州百年老街市井气息、体验岭南文化艺术魅力的“新窗口”,以永庆坊为核心的“广州老城市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路线”也被列入全国非遗主题旅游12条线路之一。潮州市着力打造古城牌坊街,汇聚了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绣、潮州木雕、潮剧、潮州音乐、潮州民居等为代表的潮州传统文化元素,绚丽多彩,吸引了广大游客。

二、关于对购买非遗产品发放定向消费补贴

2020—2021年我厅连续两年在广东旅博会期间开展广东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借助广东旅博会平台定向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补贴,每年发放近1000万元,补贴可用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等旅游线路,以及购买现场销售的非遗相关产品等,通过让利、惠民带动消费热情。此外,在今年6月的文化和遗产日期间,我厅组织开展了第三届非遗购物节活动,以“非遗+电商+直播”为活动模式,让非遗产品通过网络走入千家万户,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助力乡村振兴,积极营造非遗惠民、利民的良好氛围。6月11日,第三届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同步开市。线上,在淘宝、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搭建“2022年广东非遗购物节官方商城”,来自全省各地的67个非遗项目进驻,上架产品300款次。线下,广东省非遗产品墟市在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共有近80家非遗商家参展,岭南陈氏针法、佛山木版年画、大吴泥塑、黄圃腊味……来自广东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带着特色产品齐聚一堂,展示精湛的传统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市民游客“沉浸式”选购非遗产品,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同时,在淘宝、抖音官方商城及墟市现场发放面值20—100元不等、总值超过10万元的惠民消费券。

三、关于推动非遗和教育相结合

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将非遗宣讲教育和传承实践融入学校美育教育过程,积极推动教育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

一是创建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2017年,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截至今年,省教育厅共创建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402所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5所,依托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区域发展。重点培育广东岭南特色传统文化,包括广东醒狮、粤剧、汉剧、潮剧、木版年画、潮州木雕等非遗项目,打造岭南传统文化特色品牌,提升非遗影响力。组织省内各地民族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参与传承基地建设,发挥资源优势,传承传统技艺。

二是搭建校园交流展示平台。创建大、中、小学“艺术实践工作坊”,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建设以非遗传承项目为主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工作坊,针对岭南地域特征和教育特点,逐步推动岭南传统文化发展,让非遗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以2021年举办的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例,活动中涌现了佛山剪纸、雷州石狗、大良鱼灯、风筝等非遗类艺术实践工作坊。在活动相关的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涌现出《盘中生画 广彩瓷绘——广州市天河中学非遗广彩入校园美育创新案例》《基于创客教育的非遗校园活态传承实践研究》等一批优秀案例,促进了校际间开展非遗相关活动经验的交流。

三是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我厅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少先队等单位连续三年举办“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过去两年来,“非遗少年说”活动的推出得到全省各地非遗传承人、中小学校、非遗保护单位、语言艺术机构的大力支持,在全省中小学汇成一波非遗热潮。参与投稿的学校、少年宫、文化馆、校外语言艺术机构总共超过1000所,参与人数将近10万人次,全网点赞数将近8000万。2022年“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将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各类主体参与+专业机构组织+媒体立体传播”的非遗传承新模式,实现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的转变,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商务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相关要求,结合代表的建议,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指导全省各地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不断完善传承体验设施建设,打造非遗项目集聚的特色区域,同时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平台,持续打造广东非遗购物节,通过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促进非遗的广泛传播,凝聚全民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促进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