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目录导航 > 建议提案答复 > 人大建议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3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 : 2020-07-28 14:29 来源 : 本网 作者 : 文物保护与考古处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B类)

粤文旅函〔2020〕265号


欧阳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活化利用广东红色资源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活化利用广东红色资源对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加强新时代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和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根本遵循。红色旅游是以红色革命遗址为载体,以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现代休闲相结合的方式,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将红色基因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内心深处。开发利用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红色线路和个性化红色旅游产品等,吸引游客前来开启红色之旅,使其在享受休闲旅游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勇于斗争、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不断参观、参与、体验、感悟中学习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养料,提升自我。活化利用广东红色资源,塑造广东红色旅游新形象,对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凸显广东红色精神内涵,推动革命老区振兴、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为基础,积极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广东作为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历来高度重视做好保护利用工作,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级党委政府真抓实干,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经统计,全省现有革命类不可移动文物2030余处,其中国保单位34处,省保单位124处,市县保888处。全省革命类博物馆47家,藏品总数10万余件/套。2019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我省原中央苏区和海陆丰两个片区共26个县(市、区)入选。

(一)开展革命文物固本强基行动。从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基础性工作入手,筑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根基。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先后出台《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方案》《广东省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行动计划》《广东省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建立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全面加强政策支持和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年度文物保护专项经费逐年递增,从2015年6000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6亿元,并从2019年起5年专项安排15亿元实施省级以上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建设、展陈提升行动,统筹各项相关资金70亿元支持红色革命遗址免费开放、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等工作。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规范。省级以上革命文物单位“四有工作”基本完成。鼓励文博机构、科研院所等专业力量深耕细作,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广州市抗战史迹田野调研报告》《珠海市三灶侵华日军罪证见证者口述材料》《重返杨匏安烈士在广州的历史时空》等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材料不断丰富。

(二)开展革命文物保护修缮行动。坚持依法依规、强化监管、措施得当等原则,抢救和预防并重,不断加强保护修缮工作。持续抓好修缮保护。2011年以来,先后组织对海丰红宫等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相继开展孙中山故居等一批革命文物的专项保护规划。目前,基本完好的革命文物约1400处,占70%。探索建立“岁修”制度。2019年起,按照每处每年3万元标准,省财政拨付2000余万元用于71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保养维护,每年下达的800万元抢险加固经费,优先用于濒危革命文物抢救性保护。深入挖掘革命文物遗存。及时将新发现的革命文物纳入保护范畴,加强对革命文物历史价值的发掘研究,科学确定保护级别。如依据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的历史地位作用,先后将棣萼楼中转站旧址、缵诒堂中转站旧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站)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开展革命文物展示利用行动。依托革命文物,展现党的历史贡献,坚定“四个自信”。推出系列主题展览。《华南明灯——杨匏安旧居革命史迹展》《红的文学——广东左翼作家点将录》《潮汕七日红展览(中共秘密交通线之汕头)》等,通过大量的文物文献和照片图片,介绍革命先驱感人故事,展现革命英烈丰功伟绩。创新展陈体验方式。采取丰富展品、应用高新手段等科技,不断提高布展质量,优化参观环境。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引入场景模拟、MR技术、3D技术等,探索沉浸式展陈体验等方式,年接待量达36万人次。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博物馆、纪念园,参观瞻仰的群众络绎不绝。培育高素质展示队伍。通过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和展演晚会等活动,挖掘文物内涵,推出一批激励人、感染人、教育人的红色故事,培育一支“五好”讲解员队伍。

(四)开展革命文物宣传教育行动。发挥革命文物在培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继承革命传统,传递红色基因。持续抓好宣传教育平台建设。目前,全省依托革命类遗址或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和红色革命教育,共有1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个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个全国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26个省级红色旅游示范基地、10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6个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以及1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0个国家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不断丰富宣传教育手段。2019年,经党史专家论证,遴选推出我省100个红色革命遗址,以时空为序,串连成9条传承红色基因学习体验线路,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开展主题教育、追寻红色记忆创造良好条件。今年,以此题材拍摄《追寻红色足迹》16集系列纪录片拟于7月在广东电视台播出,并向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推送。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组合作推出10集《红色经典》广东系列节目,系统展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牺牲,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的宏伟历史。主动拓展宣传教育覆盖面。鼓励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和各类教育基地主动与周边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的共建共享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大中小学生、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各界群众到革命文物场所参观学习,变“等人来”为“引人来”,带领大家走近革命文物、走进一段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三、以“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为重点,大力发展广东红色旅游

  (一)强化基础工作,筑牢红色旅游发展根基。我厅对全省重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形成《广东省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汇编》,共计约407处,初步掌握了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推动成立了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配合原国家旅游局规划设计“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完成《广东省“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现状普查报告》。加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源市龙川县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旧址红色旅游公路改造工程纳入了《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总投资约3000万元。2017年,我省印发了《广东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7-2030)》,该规划已将“普通省道通达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规划目标,实现了规划对4A级及以上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全覆盖,强化了干线公路网对旅游景点的覆盖作用,有助于破解红色旅游景区交通瓶颈。民航中南管理局根据红色旅游发展需要,增设航线,增开航班,开展梅县机场迁建选址工作。广铁集团组织开行各类红色旅游专列约200趟,为铁路出行红色旅游提供候乘服务。

(二)完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0个国家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1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个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个全国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26个省级红色旅游示范基地、10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6个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还有一大批红色旅游博物馆和纪念馆。深圳、韶关相继建成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重点谋划提升建设中共三大会址和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等重要红色旅游景区。

(三)加强宣传推广,营造红色旅游氛围。纪念广州起义90周年纪录片“红旗飘上越王台”,先后在广州电视台、中央9套播出。与韶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重走长征路,再创新辉煌——2018广东(韶关)红色旅游启动仪式”活动,2500多人参加徒步重走长征路。联合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在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广东红色旅游资源及重点线路、红色旅游联盟、红色记忆(包括图片、人物、视频、歌曲)进行集中宣传推广。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上开辟“红色旅游专栏”,并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自媒体对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进行宣传推广。推进《南粤初心--红色旅游在广东》红色旅游书籍编写工作。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红色旅游跨区交流。我省原中央苏区市县继续以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为平台,加强与江西、福建两省成员单位间的红色旅游合作,擦亮了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品牌。

(四)发挥带动作用,推动红色旅游扶贫攻坚。2016-2018年,我省旅游扶贫资金共安排约2000万元扶持原中央苏区县、粤东西北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开展“厕所革命”,改善当地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条件。规划指导韶关南雄江头镇武岭村、南雄珠玑镇梅岭村、南雄市梅岭镇梅关村、梅州丰顺八乡山镇滩良村、惠州惠东安墩镇水美村、汕尾陆河新田镇湖坑村、河源紫金中坝镇袁田村、梅州平远大柘镇田兴村、汕尾金厢镇十二岗村、湛江徐闻角尾乡仕寮村、清远连州东陂镇东陂村、云浮云安富林镇高二村等10个省定相对贫困村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实现扶贫富民。

(五)打造艺术精品,充分利用广东红色资源创排精品剧目。在艺术创作上,近年来,我厅进一步加大对红色革命老区艺术创作工作的专业指导,通过组织专题创作计划,组织创排多部红色题材大型剧目。如组织省歌舞剧院复排红色经典舞剧《风雨红棉》;推动省话剧院话剧《信仰》修改提高;组织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大型粤北采茶戏《51号信箱》;组织广东潮剧院创排现代潮剧《许包野》;组织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新创作大型白字戏《彭湃之母》。指导梅州市客家山歌保护传承中心以发生在梅州市大埔县三河坝战役为背景新创排的广东省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在资金扶持上,对红色题材的创作演出加以倾斜,仅2019年,已扶持红色题材舞台剧目创作排演经费720万元。为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发展,起到了很好地示范带动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厅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广东省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1年)》《广东省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行动方案(2018-2022年)》的工作要求,立足我省红色资源实际,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加快推进我省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工作,深入挖掘和凸显广东红色精神内容,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

(一)实施革命文物固本强基行动。加快推进《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今年完成全省革命遗址大普查,全面摸清各地红色家底,分级建立革命遗址名录,建立革命文物定期排查制度,各地各部门要对管理的革命文物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并将排查结果报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加强对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材料的调查征集工作,分批公布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市县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应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设立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做好馆藏革命文物的认定、定级、建账和建档工作。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对革命文物进行登记标识,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加强红色革命文化系统发掘研究,展示好广东红色历史。省委宣传部正在组织编写出版《红色广东》系列丛书,将利用两年的时间,系统梳理研究广东的红色革命历史,分期分批推出系列红色读本、红色地图,力争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修缮行动。坚持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实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维修保护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计划。组织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意义的革命文物修缮、复原保护重点工程,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建设。组织实施濒危革命文物抢救项目,对全省革命文物进行一次全面安全状况评估,对年久失修、濒临毁坏的革命文物,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加强革命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开展革命文物研究性保护项目。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与研究,及时把新发现的革命文物依法纳入保护范畴,提升其保护级别,把具有重要价值的革命遗址、旧址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加大保护力度,不得擅自迁移、拆除。新建、改扩建革命纪念设施,应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不得未批先建,边报边建。要加强对文物周边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对革命文物周边的违章建筑加大拆违力度,对与革命文物环境气氛不相协调的经营活动和娱乐设施,要坚决进行清理整顿。对占用革命文物作为公房居住的,要明确腾退和重新安置的方案。

(三)实施革命文物展示利用行动。提升革命文物的开放水平,宣传、文化旅游部门管理使用的革命文物类文物保护单位应全部对外开放,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旧址应尽可能对公众开放。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应在重点区域开辟宣传展示空间,或在合适位置设立纪念标志或铭牌说明。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依托革命文物资源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坚持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人可传、有事可说,策划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陈列展览精品。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基本陈列超过5年的可进行局部改陈布展,超过10年的可进行全面改陈布展。宣传、文物、党史文献部门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展陈内容和解说词研究审查制度,切实把好政治关和史实关,增强展陈说明和讲解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适度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生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开展省际、市际、馆际间革命文物馆藏资源、主题展览交流合作。支持国家一、二级博物馆定期策划推出一批革命文物主题展览和流动展览,提升市县级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质量,开展“广东流动博物馆”革命主题展览联展巡展,拓展社会教育覆盖面。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文化消费。

(四)实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构建行动。一是构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框架。以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为主题,依托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统筹规划、引领全省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建设和宣传推广。重点打造广州、深莞惠佛肇、汕(尾)河惠、潮汕揭梅、韶清、湛江、深穗珠佛、中江佛珠、东莞等9个红色旅游主题板块。进一步优化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中部片区,以梅州、潮州为核心的东部片区,以韶关为核心的北部片区,以湛江为核心的西部片区等4个红色旅游区建设。二是优化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深化红色旅游区域合作,串联分散在各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将传统的红色旅游线路有机重组,着力打造第一次国共合作、南粤星火路、原中央苏区县、中央红色交通线、红军长征过境粤北、东江纵队抗战、红色军事文化、华侨华人爱国情怀、时代精神、改革开放成就展示等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是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区。改造提升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13个景区,争取全部达到4A级以上标准。按照4A级以上标准,培育和打造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等5个景点(区)。开展省级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复核和新评工作,争取全部示范基地达到3A级以上标准。四是推动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统筹红色旅游重大工程、项目、基地建设,实施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纪念设施建设要严格履行报批程序,严禁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建立省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库,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分批次推进开发建设,对纳入省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库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五是支持指导各地红色遗址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课外研学基地等,常态化开展富有仪式感和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让红色传统薪火相传。

(五)实施红色资源社会教育提升行动。一是统筹红色旅游景区、革命文物与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把红色旅游景区、革命文物建设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党史)教育基地、党校培训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研学旅行与社会实践基地,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平台作用。组织开展红色旅游景区与社区、乡村、企业互动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建设景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开展红色志愿服务行动,以党员、团员、青年、大学生为主力,聘请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同志,以及教师、史学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兼(担)任讲解员、教育辅导员,参与群众教育工作,强化教育效果。二是促进学生教育与红色资源相结合。推动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革命文物相结合,建立一批包括红色教育内容在内的“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鼓励各类学校到革命遗址、旧址、革命博物馆、红色旅游景区等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六)实施红色资源宣传推广行动。建立革命文物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学革命传统、做时代新人”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节假日定期在革命遗址、纪念场馆、教育场所、红色旅游景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省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宣传介绍革命文物知识和革命历史故事,围绕重要革命文物组织开展红色革命印记、革命先辈的岭南足迹、南粤英雄谱等主题教育活动。以革命文物为题材制作刊发张贴一批公益广告和标语,广泛开展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继续推进革命老区、革命题材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工作,指导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深入发掘各地革命历史感人事迹,组织创作更多电影、电视剧、舞台艺术、歌曲等红色文艺精品,用文艺精品讲好广东红色故事。同时进一步加大高雅艺术的惠民普及力度,让老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