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目录导航 > 建议提案答复 > 人大建议

广东省文化厅对省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51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 : 2015-08-19 15:30 来源 : 未知 作者 : 秩名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粤文函〔2015〕274号(B类)
 
李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和发展岭南功夫文化品牌的建议”(省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51号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支持,经会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旅游局、广州市政府、佛山市政府,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高度重视包括岭南功夫文化(岭南传统武术)等传统文化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推进名录、传承人建设,加强对岭南功夫文化相关项目的保护。
岭南功夫文化(岭南传统武术文化)是我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在岭南地域源远流长,在国际上更是享有盛名。按我国现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类别划分,传统武术项目列入传统体育、游戏、杂技类。我省自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注重传统武术类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工
作,截止2014年,我省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传统武术项目1项:蔡李佛拳(江门),入选省级非遗名录11项:蔡李佛拳(广州北胜、佛山、江门)、咏春拳(佛山、佛山南海、江门鹤山)、龙形拳(惠州惠城)、李家拳(惠州)、莫家拳(东莞)、洪拳(湛江)、南枝拳(揭阳)等;为体现我省传统武术项目的活态传承,经我厅组织省非遗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认定12人为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传统武术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为支持我省传统武术项目保护、传承和发展,2011年以来,中央和省财政累计安排专项经费106万元对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的传统武术项目给予经费扶持;2012年以来,为鼓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我厅为传统武术项目的12名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的传承补助。
全省各相关市县也十分重视岭南传统武术项目的保护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推广等相关活动。如广州市早在1957年就成立了市武术协会,积极为国家、各省市运动队输送武术人才;编辑出版或汇集成册的岭南功夫文化相关书刊50余种;近十年来每年主办、承办、协办的武术赛事及活动30多次。佛山市以竞赛为平台促进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每年都举行国际搏击赛、佛山市传统武术锦标赛、国际咏春拳邀请赛、佛山武术文化节等,彰显佛山武术文化魅力。江门市为弘扬目前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传统武术项目——蔡李佛拳,将该拳术纳入中小学课间操操练内容,进行校园传承、传播。
(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与岭南传统武术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
省文化部门不断加强包括与岭南功夫文化密切相关文物古迹的业务指导和保护力度。通过核定公布保护名录、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编制相应保护规划等进行保护。广州市八和会馆是粤剧前辈聚集和交流、习武的重要场所,属下銮舆堂是百年粤剧龙虎武师会馆,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近年来,广州市实施恩宁路保护和改造工程,八和会馆、李小龙祖居、泰华楼、宝庆大押、恩宁路骑楼、粤剧名伶故居、金声电影院旧址等一批历史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得到较好的保护;佛山市充分发挥武术名人效应,将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名人故居打造成功夫文化产品集群地,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外延 ,并将加大力度保护好顺德李小龙故居和李小龙乐园、南海黄飞鸿纪念馆和叶问纪念馆、禅城精武馆和鸿胜馆等,作为展示佛山特色武术窗口。
(三)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弘扬岭南传统武术文化。
一是打造文艺精品,助力岭南功夫文化品牌的推广和建设。岭南功夫文化因优秀影视作品而声名显扬。近年来,省委宣传部门重视功夫题材优秀影视等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支持广东广视传媒有限公司、省作协等单位拍摄电视连续剧《无敌铁桥三》、创作小说《蔡李佛》等岭南功夫题材文艺作品;同时正在规划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有舞剧《天下南拳》、《长红·咏春》、话剧《八和会馆》等,努力发挥文艺精品在传播岭南功夫文化的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推动保护岭南功夫文化品牌。多年来,省委宣传部门通过举办全省宣传文化干部培训班、召开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会议等方式,研讨包括功夫文化在内的岭南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邀请相关领导、专家讲授保护、利用的方式方法。
三是加强媒体宣传,营造岭南功夫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近年来,省委宣传部门组织召开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座谈会”等专题工作会议,协调省内新闻媒体开设《珍藏文脉·守望岭南》、《走进建筑遗产》等一批专栏专题,印制文化地图、出版系列图书,宣传推介岭南功夫文化。
    (四)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加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
省教育系统非常重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平台建设和研究项目都会纳入文化研究内容。2003年,省教育厅开始建设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如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等,其研究主要涉及国家和岭南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内容。2012年起,我省大力实施的“2011计划”,培育和建设了一批省级协同创新平台,如广州大学“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遗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嘉应学院“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以及各高校的“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中,大量涉及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研究内容。
(五)打造旅游名片,推广岭南传统功夫文化。
省旅游部门十分重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特别是旅游与岭南文化的结合。近年来,通过组织开展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在国内外宣传推介中着力宣传、展示岭南文化,并将“岭南文化”树立为“活力广东”的四大旅游品牌之一,影响力不断扩大。岭南功夫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亮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在推动“岭南文化”品牌旅游项目中,深度挖掘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一批岭南功夫文化代表人物文化旅游潜力,打造旅游名片,进一步提升南国武术文化的影响力。
佛山市结合特色古村落宜居示范和活化升级工作,打造武术旅游名村。活化利用水乡和古村落文化,以点带面打造一批融“宜居乡村示范、公共服务完善、环境生态优美、岭南文化传承、乡村休闲旅游”五位一体、各具特色的古村落活化升级示范点和武术特色旅游名村。深入挖掘佛山武术文化,丰富旅游文化产品。在保护和开发利用好佛山本土武术文化场馆的基础上,集中开发武术系列产品,包括景点产品(武术名人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故居等)、文化教育产品(武术学校、训练基地),武术商品(纪念品、练功器械、狮头扎做、练功服装、武术书籍、音像制品等)、食品药品(药膳美食、膏药、药酒、药丸等)等,多角度传承武术文化。利用佛山众多的武馆和武术团体,组织武术寻根游和各类武术赛事,继续举办“佛山武术嘉年华”,打造佛山武术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结合您的建议和各相关部门实际,今后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我省传统武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省文化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具有岭南特色传统武术项目的调查、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并积极争取将更多优秀的岭南传统武术项目列入省级或推荐申报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加以保护,同时也将继续加大对传统武术项目的业务指导和经费扶持力度,并充分利用中国“文化遗产日”及传统节庆活动,大力宣传、展示、推广我省岭南特色鲜明的优秀传统武术项目。继续加大对岭南功夫相关文物的保护和业务指导力度,积极支持和配合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对岭南功夫文化的专题调研,发掘岭南功夫文化内涵,整合相关文化资源,打造岭南功夫文化品牌。
(二)省委宣传部门将指导各地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岭南功夫文化品牌申遗力度,用申遗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品牌的保护和传承。协调媒体加大对岭南功夫文化的宣传力度及正确保护、合理利用的理念,深入挖掘岭南功夫文化品牌良性发展的办法途径,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关注岭南功夫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省教育部门将继续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聚集和科研突出的优势,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优秀文化研究,加强人文社科基地的建设,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的“岭南智库”,不断完善项目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开展岭南功夫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加强岭南功夫文化研究内容,为保护岭南功夫文化献计献策。
(四)省旅游部门将注重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进一步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重点支持创建一批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更加符合旅游和文化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产品。加快复兴一批岭南历史街区,推动名镇名村建设,加大历史遗迹保护、整理、发掘力度,重现岭南文化风貌风采,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围绕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推出更多旅游精品和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旅游纪念品,增强广东旅游的文化魅力。积极探索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研究,推广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再次感谢您对保护、传承、发展我省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期待您继续关注与支持我省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出谋划策。

 
                                广东省文化厅
                    201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