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目录导航 > 财政资金 > 财政预决算

广东文化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 : 2005-10-08 11:24 来源 : 本站原创 作者 :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专题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按照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以院领导为正、副组长的文化产业市场专题调研组。今年3月以来,调研组分别赴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佛山、肇庆、清远和云浮等市考察;走访了省计委、省信息产业厅、省文化厅、省统计局、省新闻出版局、省文联、省作协等省直有关部门,与上述各市和省直厅局的领导同志座谈,采取实地调研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广泛深入了解各地各单位的情况,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对此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现将广东文化产业市场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综合报告如下:

一、广东文化产业市场的基本状况

根据我们的研究,按照科学的分类方法,文化产业可分为教育、智力、高新技术、媒体、艺术、休闲六大基本门类。本报告只涉及媒体、艺术、休闲、智力文化产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在四大文化产业市场中,媒体和休闲两大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艺术和智力两大产业则相对落后,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

(一)媒体文化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媒体文化产业是广东文化产业中市场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产业。2001年,广东公开发行的报纸120种,排全国第一;报纸总印数244.6亿印张,居全国第一;报业总收入72.5多亿元,排全国第一。出版社19家,排全国第二;出版图书4952种,排全国第四;图书年销售45.26亿元,排全国第四。杂志351种,排全国第三;杂志每期总印数1584万册,排全国第一。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均居全国第一;电视台广告总收入41亿元,在省级电视系统中居全国之首。拥有16000多家印刷厂,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居全国第一。2002年,移动电话用户达313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200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1009.6万户,均为全国第一。广东媒体产业的四大分支系统(即报业、图书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业;印刷、音像制品业;通讯、互联网业)的多数发展指标均处于全国一流行列。2002年报业总资产达85.5亿元,总收入为56.8亿元,广告总收入为41.3亿元。

──以集团化为龙头,广东报业发展成绩斐然。全国8家最早年广告额超亿元的报业集团广东独占4家。其中广州日报率先在全国成立报业集团,总资产33亿元,日发行量120万份,2001年广告总收入达18.84亿元,占广东省报业广告总收入的1/5,达到14.5亿元。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机关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日发行85万份,2002年总资产12亿元,总收入15亿元,广告收入10亿元。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日发行量150万份,2002年总资产15亿元,总收入8亿元,广告收入6亿元。深圳特区报业集团2002年总资产25.5亿元,总收入15亿元,广告收入10.8亿元。

──出版业发展势头迅猛,集团发展和规模经营已经成为出版业的最大特色和优势。省新闻出版系统总资产现达36.13亿元,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37.93亿元,利润总额2.4亿元,均排全国第4位。改革开放以来,省新闻出版系统的总资产年均递增25.1%,销售收入年均递增19.1%,利润总额年均递增18.8%。“广东省出版集团”和“家庭期刊集团”在广东出版业举足轻重。“广东省出版集团”以资产为纽带,将广东人民出版社和省新华书店等24家直属单位联结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形成了以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为主业,编印发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华南最大型出版集团,使总资产达16.1亿元,总收入达11亿元,利润达1.8亿元,“家庭期刊集团”2002年总资产达1.66亿元,总收入达1.006亿元,利润达0.25亿元。

──发行业闯出了成功的市场化之路。“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11.1亿元,总收入达23.6亿元,利润达0.218亿元。该集团与地方联手实施网络经营,不断拓展流通渠道。比较成功的范例是合股建设经营江门新华图书发行公司。1999年,在江门市委书记钟阳胜同志的指导和支持下,江门新华书店让股于省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该公司的大额资金,双方共同投资成立了江门新华图书发行公司,并建成了五邑地区最大的江门购书中心,营业面积近6000平方米。几年来,该购书中心业绩节节上升,2002年该公司实现营销额达6000多万元(含新华书店),销售额排在广州之后,列全省第二位。江门新华书店的成功经验为国营新华书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广东的图书批发市场也很红火,现有图书批发公司610个。

──广播电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宽发展空间。2002年全省电视系统总资产77亿元,广告总收入41亿元,在省级电视系统中居全国之首。据统计,广东广播媒体市场现有广播电台、电视台46座,县级广播电视台75座。1千瓦以上的中波、调频、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25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218个。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和96.4%。广东电视台是中国建台最早、发展较快的省级电视台之一。广东卫视的电视节目辐射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达20亿人,2002年广告经营收入15亿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广东还在内地地方台中率先开办经济广播电台、调频立体声广播电台等。

──印刷业独占鳌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生产基地。广东现拥有16000多家印刷厂,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之一。其中约1/3为书刊印刷厂,是国内重要的精品印刷基地之一。许多厂家的技术、设备和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整个行业利润很高,仅以东莞虎门彩印厂为例,2002年利润就高达5千万元。

──音像制作业坚持以技术领先带动质量领先,规模和效益都在全国占先。2001年我省有光盘制作厂17家,光盘复制企业35家,光盘生产线114条,音像带复制厂45家;出版音像制品2918种,其中录音制品1228种,发行金额8875万元;录像制品1690种,发行金额12723万元。我省音像业的生产能力占全国一半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二)艺术文化产业在整合中提升

经过体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广东艺术文化产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不断提升在全国艺术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自1993年至2001年间,广东共获得国家级和国际级一等奖的文艺作品300多项,在国内形成了“广东现象”的文化效应。由于大力推动体制改革和体制转换,原来75%处于亏损状态的文化经营单位开始走出困境,初步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去年省直的6个演出团体有5个自营收入大幅提高(如现代舞团提高了90%),面貌大有改观。广东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42个,业余剧团近300个;电影放映单位979个;艺术表演场所69处;文化馆120个、图书馆131个、另有档案馆175座。包括各种文化娱乐等机构,广东艺术文化产业机构数则有16134个。2001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场次18289场,全年收入合计25191万元,其中演出收入6174万元。艺术表演场所全年演(映)出6万场,其中艺术演出0.8万场,总收入9289万元。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全年双向交流770多批、10990人次,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

──具有广东特色和优势的地方戏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广东有10多个戏曲品种,其中粤剧、潮剧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方剧种。羊城国际粤剧节、汕头国际潮剧节成为广东华侨、港澳同胞最喜爱的艺术节之一。粤剧团、潮剧团经常应邀赴美、加、东南亚、港澳台演出,深受欢迎,因而具有广阔的海内外市场空间。如今年3月,广东潮剧院一团与新韩江潮剧团就应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邀请赴港联合演出,得到主办单位的高度评价及观众的热烈欢迎。肇庆粤剧团是近年来转型比较成功的剧团之一,该团的新作《龙母传奇》一举获梅花奖数项大奖。在历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奖中,广东共有24位演员榜上有名。粤剧《魂牵珠玑巷》、《伦文叙传奇》、潮剧《陈太爷选婿》等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文学创作处于蓬勃发展期,形成以主旋律作品为主导、多样化作品不断涌现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1995-2001年间,广东作协会员共出版长篇小说167部、中篇小说158部、诗集277部、散文集308部、评论集122部,传记和报告文学162部。29种图书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刘斯奋的《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林祖基的《微言集》、杨黎光的《没有家园的灵魂》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程文超的《1903:前夜的涌动》和杨黎光的《生死一线》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影视产业不断奉献精品。珠江电影制片公司连续5年共5部电影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受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通报表扬和嘉奖。孙周导演的故事片《漂亮妈妈》获2000年度“金鸡奖”、第24届最佳故事片“百花奖”、第20届蒙特利尔“最佳女主角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影片奖。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牵头制作的大型文献专题片《中国特区》、广东电台广播剧《新生命一号》、广东电视台电视连续剧《惊涛》、《鹰击长空》荣获全国第八届 “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电视台电视连续剧《远山》、《惊涛》、《鹰击长空》、《邵荣雁》获全国“飞天奖”。

──其它文化艺术种类也有上佳表现。书法美术的创作力旺盛,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的艺术门类推陈出新,赢得了新的市场;音乐歌舞呈现大的扩张势头。主旋律作品不断取得新突破,高雅音乐逐步走入人民大众生活之中,作为通俗音乐摇篮的广东,其音乐创作继续领潮流之先。太平洋影音公司的《中国合唱极品》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一等奖。

──艺术文化人才辈出。我省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艺术人才队伍的新方法,初步建立了一支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艺术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和文化企业家队伍。目前省文联各文艺界协会会员14740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2915人。广东还涌现出一批国内一流的作曲(词)家、画家、书法家、演员、编导、制片人、经纪人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后备人才。

(三)休闲产业处于开放扩张状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广东休闲产业(包括旅游、观光、娱乐、健身业)正处于大开放大扩张的时期。整个休闲业在广东文化产业系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分布来看,全省休闲产业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体现出发展的多层次性。广州和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显著的多种优势,娱乐业不仅在省内举足轻重,在全国也具有大的影响力。而东西两翼除汕头、湛江两地略具规模外,其它地区整体上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粤北山区的休闲产业明显落后,主要是依附于当地旅游业发展,并主要由国办文化机构兼营一些项目。我省休闲产业的发展呈现如下态势:

──旅游休闲业稳步发展。旅游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并辅之以部分人造景观为观赏对象的休闲产业。

我省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顺应时代潮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据统计,2001年广东城市接待旅游人数848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全省入境旅游人数7256.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3%,其中接待过夜国际旅游者1292.38万人次,增长7.80%;接待过夜国内游客7191.83万人次,增长11.26%。全省旅游业总收入126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1%,其中外汇收入达44.5亿美元,增长8.23%。全省从事会展业的企业已超过2000家,其中具有举办海外会展资格的企业10多家;全年举办的较大型会展超过1000个,成为国内最大的会展基地。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展区面积达50万平方米,规模和智能化达世界一流水平。

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增加文化含量,提高文化品味,开拓旅游市场,从而发展壮大本地经济,成为广东旅游休闲业发展的方向。一些市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设施与景观,成为当地旅游发展新的资源。汕头、潮州以韩愈尊师重教、倡导新风为代表的潮汕文化,近代华侨文化和海洋文化景观;河源的万绿湖;清远的飞莱峡;肇庆的七星岩等都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著名旅游胜地,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深圳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中国民俗文化村”等大型的人造景点饮誉海内外,迄今已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收入近50亿元。珠海以新圆明园景区及精美的宫廷艺术表演、国际航空展、国际方程车大赛的精彩表演等作为吸引中外游客的内容,全市旅游业的固定资产在150亿元以上,2002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49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91.27亿元。2002年首届肇庆国际旅游节,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经营洽谈引资6.12亿美元。

──观光休闲业异军突起。观光业是以历史人文景观为中心对象,集观赏、教育、熏陶为一体的休闲产业。我省的观光休闲业充分发挥了文化产业与文化公益事业的双重功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教育与休闲观光的统一,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初具规模,种类齐全。至2001年底,全省有博物馆、纪念馆140座,门票收入1800万元。东莞虎门海战博物馆的“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和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藏品陈列”分别被评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最佳形式设计和最佳创作奖。全省有群众艺术馆22个,文化馆119个,文化站1904个,档案馆175个。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129个,全省图书馆总藏量2239万册(人均藏书0.29册),总流通2505万人次,书刊外借1236万册次。全省各地累计投入图书馆、购书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馆、文艺创作中心场馆建设经费40多亿元。历史文博馆类的人文价值和教育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省目前有国家级历史名城6座,省级历史名城16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3处。2001年7月,博罗县横岭山墓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众多文物景点中,广州西汉南越王墓、陈家祠、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市的孙中山纪念馆;佛山的祖庙、康有为故居;潮州的韩文公祠、湘子桥;汕头的八国领事馆旧址;澄海的陈慈黉故居;江门开平的碉楼;梅州的客家围屋;韶关的马坝人遗址等等,这些具有重大价值的人文瑰宝都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省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0个,如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梅州的叶剑英纪念馆、陆丰的红场等。其中东莞的鸦片战争博物馆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有1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其海战博物馆占地20.4万平方米,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参观者。

一批标志性的文化景观相继落成。省文学艺术中心、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馆、广州科学园、广州生态园、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大剧院、深圳书城、佛山的粤剧珍藏馆和粤剧博物馆、汕头的会展中心和潮剧艺术中心、汕尾的文化中心,正在建设中的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珠海大学城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有力地提升了广东的文化教育品味。

国家级的民间艺术之乡或特色艺术之乡成为南粤大地的文化亮点。全省共有27个市、县、乡镇(街道)、村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或“特色艺术之乡”称号,其中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是“广东音乐、飘色之乡”、汕头市澄海市是“灯谜之乡”、汕头市潮阳是 “西岐英歌舞之乡”、中山市小榄镇是“书画之乡”、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是“醒狮之乡”,等等。这些民间艺术不但弘扬了岭南人文的智慧和技艺,而且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魅力。

──娱乐休闲业繁荣兴盛。广东娱乐市场较为繁荣,电影业、娱乐业、游艺业、录像业、互联网业等文化服务市场呈现勃勃生机。娱乐休闲业的规范和整顿工作初见成效。据统计,至2001年底,全省共有歌舞综合娱乐场所3200多家,电子游戏场所1300家;其他文化经营机构5933个;录像放映厅2374个,录像带出租点730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娱乐业总收入占了全省的98%。被誉为朝阳产业的网络游戏市场在娱乐行业中利润最高,仅中山市2002年16家网吧收入达665万元,净利润达327万元,利润率近50%。

──健身休闲业方兴未艾。健身休闲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发展成为前景广阔的文化产业,而且成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动力。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展开。全省各地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各体育社团、学校体育、城市社会体育、农村体育、民族民间体育、老年人体育活动经常性地积极开展。广东省先后有3批共38个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称号,7批53个县(市、区)被授予全国先进县称号,51个镇荣获全国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批共18个街道办事处荣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东莞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龙狮之乡”。2001年有10支群众体育队伍分赴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比赛与交流活动,获得了国际比赛冠军共11项(次)。目前全省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525.2万人,有2700多万群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全省人口的38.5%。

体育场馆建设进展明显,竞技体育成绩卓著。到2001年,全省共有各类体育场馆32782个,新建包括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东竹料国际划船赛场、激流回旋赛场、广东遮浪海上运动场、广州体育馆、汕头游泳跳水馆、阳江体育馆等在内的比赛场馆19个,改建、维修场馆45个。13年来,广东运动健儿共参加了两届全国体育大会、三届全国运动会、四届亚运会、三届奥运会,取得了优异成绩:共夺取349个世界冠军,182人次破世界纪录。其中,在1993年、1997年、2001年举办的全运会上,共获125项冠军,金牌、奖牌、总分名列各省市区前茅。尤其在2001年举行的九运会上,广东代表团以69.5枚金牌、48枚银牌、51.5枚铜牌和3346.75分获得金牌、奖牌和总分排位“三个第一”的优异成绩,同时还获得九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体育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2001年,“广东体育产业协会”成立,各类体育经营企业逐年增加,到2002年达到8000多家(不包括占全国一半以上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彩票的销售总额全国第一,2002年有望达到35亿元。2001年,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广州举行,参展单位140多家,包括10多家海外企业,使博览会的规模和专业化、国际化程度位居全国同类展览的前列。体育培训业逐步系统化、专业化,体育健身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

(四)智力产业初步形成

在文化产业系统中,智力产业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决策服务和咨询策划等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智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建制和体系,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一个不可缺少的力量。

智力产业队伍已呈建制化发展态势。至2001年底,全省有高等学校62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36个,拥有各类人才338.4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04.69万人;省级各种学会149个,拥有179757个会员。全省出版杂志83种,总印数3915万册。出版各类学术刊物、科普读物557种,各类学术刊物、科普读物的发行量达739万册(份)。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现有两院院士29名,博士生导师83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670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超过10万名,博士5000名,硕士3.3万名,留学回国人员5000名。一支高层次的学术、技术、学科带头人队伍初步形成,为提升我省智力产业化程度提供了基本保证。到2002年底,广东共有基础教育民办学校2500多所,民办专修学院62所,民办自学考试助学机构273个。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初步建立。全省现有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院(所)4个,科研人员500多名;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联系各类学会140个,个人会员数十万。

第一个体系:哲学社会科学

──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2002年度,广东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文学4项,史学4项,哲学6项,经济8项,社会学3项,法学2项,在全国地方省市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位列第三。1999年首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奖中,广东有6项获奖,位居第三。有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荣获广东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9);有一批课题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2003),如《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丛书》第一、二辑等。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近代史与孙中山、港澳经济、东南亚与华侨华人问题、文化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有关发展经济学、现代化进程、文化及其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效地推进了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伟大工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追赶型的经济增长》、《文化进步论》、《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现代性与文化产业》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编发的《经济社会决策参考》和《广东地区(国际)综合竞争力评估》、《广东省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等研究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特别达得一提的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由省市有关领导同志任顾问的《信用:现代化生命线》一书,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的高度重视,并亲自为该书作了近万字的序言。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得到了党政机关、学术理论界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社会化和市场化开发走出了新路子。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州市、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等主流院所,直接参与了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分别为我省若干市、县、镇和外省、市一些地方和企业制定了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并开展了相应的课题研究,促进了社会科学成果的有效转化。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为肇庆市和新疆克拉玛伊市所作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珠海港口发展策略》研究;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所作的《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等,解决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难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还与肇庆市、东莞市和中山市分别合作创立肇庆旅游研究所、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研究所和孙中山研究基地,开展各具特色的应用研究,并着手在各市成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

第二个体系:自然科学技术

──基础研究确立了在全国的前列地位。2001年,广东省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0项,获资助经费60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67%。基础研究工作提高了全省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据2000年实施的19个研究团队项目统计,后续获得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各类计划项目等各类研究项目共110余项,获得资助经费共1.1亿元。取得了一批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好的科技成果,通过研究工作在国内和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350余篇,申请专利26项,其中有些科技成果如中科院广州分院“固体废弃物能源利用”、华南理工大学“金属粉末精密成形先进制造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已进行示范、或中试、或与企业联合试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开始向产业化发展。

──应用研究取得新突破。我省的科技攻关成绩卓著,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累计达13万件和9万件,其中2001年一年就分别达2.5万件和1.6万件,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增长较快,2001年申请量达到2549件,位居全国第三。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从1989年的30%左右增加到2001年的45.17%。通过实施“九五”和“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自主研究开发出一批科技成果和新产品。1989-2001年,全省共产生省级科技成果7000项,获国家级奖励350多项。通过成果转化开发出国家级新产品800多个,这批名牌产品成为各地经济的新增长点,可计算经济效益达3000多亿元。“十五”期间,广东省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攻关计划,2000年已启动了20项,已在电子政务、智能交通、软件、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功能基因分析”、“片式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等20多项入选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2001年实现产值180亿元。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开发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省的科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根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广东的科技综合实力在上海、北京之后,已连续3年在全国排第三位。到2001年底,在区域创新能力10个综合指标中,广东的企业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产业国际竞争力3个指标居全国之首。为促进技术市场的发展,广东设立了广州、深圳、中山、湛江、韶关等技术交易所,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所有制的、日趋健全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近年来,广东先后成功地举办了深圳高交会、东莞电博会、广州出国人员技术交流会等大型技术成果交易活动20多场,推动了技术市场的繁荣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技术成果交易额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累计达到1050亿元,排在全国各省市前列。广东已逐步成为全国技术交易的集散地。

第三个体系:党政机关的决策服务、社会咨询策划服务

科学研究直接参与一些重大项目的理论攻关和对策研究,为社会各种活动提供智囊、决策、信息咨询等服务,从而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全省地级市以上党委和政府均设有政策研究机构,总数近50个,约1000多人。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凝聚着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中心及各市政策研究机构的劳动和智慧。政策研究机构在制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省智力产业的生力军。策划、设计、科研、咨询服务类产业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据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统计,至2002年12月底,全省有信息咨询服务业机构20008个,总产值达14.69亿元。另有非国有科学研究机构504个,综合技术服务类机构3822个。这些机构活跃在我省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广东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基本判断及主要问题

从上述对广东媒体、艺术、休闲和智力四大支柱产业的市场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广东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必须看到,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离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差距较大。为此,我们必须对广东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对广东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分析。

(一)正确把握广东文化产业在发展坐标系上的方位

综观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我们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一个极好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正确把握和判断广东文化产业及其市场所处方位和发展趋势。

判断之一:广东文化产业造就的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局面已经形成

文化力在广东经济社会的快速中越来越突显其推动和导引作用。据统计,全省文化产业机构数居全国第三,文化产业总产出占全国的比重近1/5,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社会办文化产业的机构总数和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别是省文化系统直属产业机构数的4.5倍和3.1倍,远远超过了全国分别为2.7倍和1.5倍的指标水平。本报告所分析研究的媒体等四大产业中还有许多指标尚未纳入文化产业统计系统,如果把文化产业完整系统中的教育、高新技术、体育、卫生等产业纳入统计体系,那么可以肯定整个文化产业领域所创造的产品价值将占我省GDP总值的50%。可见,我省2002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1674.4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908元与文化力的贡献与推动息息相关。据统计,目前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可以预计,一个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文化需求高涨期即将到来,文化消费水平将大大超过物质消费水平。据测算,广东文化消费将近2000亿元,文化产业将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和后劲所在。

判断之二:广东文化产业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按照现行的统计指标,2001年全省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86%,低于全国的2.96%,倒数第一。而从大文化产业的概念来看,我省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的方位也不容乐观。除媒体和体育发展较好、较快外,教育、智力、体育、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发展还不很顺利。目前,广东每十万人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560人,而全国平均水平是3611人;在校高等学校学生40万人左右,而浙江、江苏都有70万人,广东的科技人员只有920498人,约占全省人口总数比例1.18%,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弱小、质量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效率低下,文化市场先天不足、管理失控等。尽管文化产业已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但省内一些党政部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认识不清,一些地区迄今还没有制定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计划,一些欠发达地区还没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重要的议事日程。如此等等,致使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很不均匀,在全国的竞争力还不很强。

判断之三:广东文化产业必须奋起应对入世后的国际挑战

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正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产业的实力状况和发展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新的世界格局下的国力竞争,各国、各地区都在强化文化战略,推动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要和全球文化一体化相辅相成,互相促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包含着、也突显出文化力的竞争。近年来,大量国外文化产品、一些国际文化资本已经进入我省,就我省的现有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来看,还不能充分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难以维护我国和我省的文化安全。广东要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就要紧追世界潮流,以创新思维调整发展战略,独辟蹊径,从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全力推进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和发展,通过制度变革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认真研究和解决制约广东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

经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制约广东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思想观念的制约

我省各市对文化市场的思想观念还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准确和辩证地认识把握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辩证关系,在许多问题上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上兜圈子。二是没有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立形态来看待,往往把文化产业当作文化事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没有确立起文化产业化的战略地位。三是普遍存在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概念、对象、范围的片面认识,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范标准,导致对文化产业观念模糊,思想混乱,使得实践运作困难重重。四是把文化产业只归于第三产业,而没有科学地确立文化产业是精神生产的现代形态的时代观念,这是认识上的很大误区。

第二个问题:管理体制的制约

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不顺,重复交叉现象普遍存在,部门利益、行业垄断使得文化产业市场的正常发育受到严重阻碍。譬如,娱乐经营执照的审批就存在多部门各自为政、多头审批的现象。二是产权不明确,政企不分,不利于现代市场的建立,妨碍扫黄打非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投资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导向机制,导致投资市场限制过多,投资渠道不畅。

第三个问题:政策法规的制约

一是我省还未建立完整配套的文化产业市场的法规政策,文化产业市场缺乏政策法律的规范,市场调控机制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二是已经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又主要是以行政监管和限制为主,忽视了市场杠杆的调控作用。三是一些法规政策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如印刷业审批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一刀切;音像市场在集中经营还是分散经营上政策不断反复;高新技术(软件)产业人员的个税起征点也朝令夕改。

第四个问题:实践过程的制约

一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统计口径不科学、不标准。省、市、县统计部门都没有对文化产业的统计列项,也没有明确的文化产业市场的统计范围和标准;仍沿袭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譬如,根据现行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广东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倒数第一;人均文化产品量仅为256元,在全国排第13位,低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比西藏、新疆还少。可见,统计指标体系不科学,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多大的盲目性和混乱。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我省多数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规划,市场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不少地区“小、散、乱、差”的状况十分严重。如按文化口统计口径,我省的文化市场总产值只有52亿人民币,而文化产业机构却有1.75万个。而人口、面积与广东相近的英国,同期文化市场总产值则有600亿英镑,合8000亿元。再如,我省传媒及出版发行市场总资产为525.8亿元,而机构却有21288个。另外,由于缺乏统一和宏观的整体规划协调,各有关部门往往各自为政,从而形不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导致畸形发展和资源浪费。

三是要素市场发育迟缓。我省大多数地区文化产业要素市场还未建立,缺乏文化资源的整合机制,流通渠道不畅。如肇庆市的端砚,其老坑千年优质砚石资源就归唯一的一家国营端砚厂独有,即使2000年这家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也不允许其它国有和民营企业兼并经营。又如,影视作品版权规定一律归国有影视公司或出版社拥有,而实际上不少国有单位经营管理松散。处于各种原因,影视作品版权的很大部分进入了地下交易。同时,国有文化机构的产权不明晰,为纳入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监管和授权经营,严重阻碍了国有资产和文化资源效力的发挥和市场运作。

四是文化产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如对文化娱乐市场的审批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程序,审批程序繁琐,脱离了实际,无法满足繁荣文化市场,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客观上也是造成非法经营屡禁不绝的原因。在文化产业市场资金准入的问题上,没有给予同等的国民待遇,特别是对民营资金,至今仍实行歧视性政策。另外,图书发行市场、音像制品发行市场的限制也很多,各种证、照名目繁多,如音像和软件制品,不但生产、出版要许可证,连运输、邮寄都要许可证。这种种人为障碍,一方面,既排斥了社会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投入;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新的权力寻租的空间,容易导致腐败。

五是农村文化市场严重滞后。在目前农村仍实行土地承包制条件下,村镇文化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许多自然村连一个文化活动场地都没有,各部门、各方面对农村文化建设普遍不重视,农民普遍存在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农民文化活动十分贫乏,一些村镇连看一场戏、一场电影的成本费用也无力承担。而同时,各部门各方面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关注和扶持不够。可以这么说,如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其文化市场发展不起来,那么,建设文化大省只能是空中楼阁。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是历史和客观造成的,要通过加快发展才能很好解决;而有些是政策和主观原因造成的,我们要增强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以积极进取的姿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发展广东文化产业市场的目标和对策建议

发展文化产业市场,必须建立文化产业支柱门类。通过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广东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围绕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我们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

<SPAN styl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