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12月11日,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在广州大剧院启幕,当日,首次由全国演出行业、专家学者共同参加的“现况与前瞻——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座谈会”也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此次座谈会由广东星海演艺集团、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广东省演出公司共同举办,各地主要剧院联盟、戏剧院校、北上广等主要演出公司负责人以及粤港澳戏剧行业带头人齐聚一堂,共同为推动中国戏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戏剧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与创新出谋划策。此次活动是第二届广东国际戏剧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规模的全国性座谈在全国行业中也是首次。
以敬畏的方式 继承创新经典
时值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同时也是《茶馆》剧本发表60周年,一出四川方言版《茶馆》致敬经典、嫁接当代,获得业内好评。
口味变了,精髓却不改。“越是经典的作品,越能够在不同时代以不同形式表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崔宁说,在他看来,《茶馆》不是不能改动和超越的,除了北京人艺的《茶馆》,理应有新的版本出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才是中国话剧发展的需要。同时,川版《茶馆》也让我们思考对待经典的态度,“经典需要焕发新的活力,面对经典,我们要用敬畏、尊重的方式继承和创新,川版《茶馆》既忠于原著,又与当代审美、当下生活相结合,在演员表演、舞台形式等方面都有全新的面貌。”在崔宁看来,“现实主义更强调写实,在写实之外如何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来写好故事,如何掌握好表演节奏、表现方式,包括川版《茶馆》在内,在北上广很多现代版的新剧目都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注重引导 摆正创作良心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话剧演出票房收入8.19亿元,较2015年增加5194万元,增幅达6.8%。其中开心麻花、赖声川表演工作坊等知名话剧机构增速尤为明显。话剧人都能感受到市场升温,京津冀演艺联盟理事长张海君就认为,中国话剧的资源环境比较完善,资本环境也在日益繁荣,他预计,未来会诞生10家拥有相对融资能力的新三板戏剧公司。经过近20年的培育,今年全国的演出尤其是音乐剧市场大幅提高,“很多资本进来了,如何运用这些资本引导行业发展,是从业者应该去思考的。在这种情况下,小而精的演出更重要,要让更多观众不成为'一次性'观众。”剧评人杨项亮说。
面对资本诱惑,如何找到艺术创作的方向和空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就直言,“至少在我创作的时候,观众是始终坐在我对面的。”在他看来,当下的话剧市场观众分流很严重,“一部戏想要老少咸宜是一种很理想化的状态,戏剧运营既要细分观众,也要培育观众。”他认为,“华语戏剧”是一个很好的概念,能够打破剧团之间、地域之间的壁垒,发挥行业生产力。(南方日报讯 记者/周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