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重要部署,云浮市郁南县积极探索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赋能“百千万工程”。郁南县围绕供给优质、渠道通畅、转化通透,推动磨刀山考古遗址公园从“愿景图”走向“实景图”,擦亮南江文化的金字招牌;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和文化惠民工程,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大力推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具有良好示范效应。
着眼供给优质,争取多方支持,擦亮南江文化金字招牌
云浮市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磨刀山遗址(南江文化)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郁南县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磨刀山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工作专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支持,推进建设磨刀山考古遗址公园相关工作。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磨刀山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磨刀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及《磨刀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编制;地方性法规《云浮市磨刀山遗址保护条例》公布实施。
此外,依托省文化和旅游厅组团纵向帮扶郁南县“百千万工程”的契机,建设“磨刀山考古工作站”,完成磨刀山考古遗址展示馆、客服中心大楼、粤书吧等配套设施建设;成立南江文化研究中心并初步构建南江文化数据库,深挖禾楼舞、张公庙会、连滩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探秘南江文化之旅”精品旅游线路;设立“中国报告文学磨刀山创作基地”,出版《南江文化概论》《南江武林》等书籍,组织创作以“油菜花之父”傅廷栋院士为原型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各级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设计理念、运营管理、文化创意、思维视野等优质文化资源下沉郁南县,优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着眼渠道畅通,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基层文化供需适配
作为全省12个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郁南县全面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畅通文化服务“直达镇村”服务体系。一是以阵地空间打造服务站点,包括以市县共建形式设立“磨刀山遗址公园管理处”,建立规范公园管理运行机制;推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合一”管理体制,一年完成1个粤书吧、2个图书馆分馆、6个服务点的建设;连滩镇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连滩综合事务服务中心定级为“全省特级文化站”,西坝村被评为“广东省美丽庭院特色村”。二是以送戏下乡推进文化惠民,以理论宣讲、文艺演出、全民阅读等实践丰富基层文化服务。比如推动省文化馆送戏下乡,举办喜迎云浮建市30周年广东文旅志愿乡村行文艺晚会;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同筹办2024“奋进百千万、共建新郁南”南江文化艺术旅游活动,全面提高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办节水平。三是以精神文明培育文明乡风,以“人居环境靓起来、乡村治理强起来、文明新风扑面来”目标推动文化育人,包括推行全省“成长树”城乡美育示范点推广课项目等,以小切口培育大文明,以文化兴带动乡村兴。
着眼转化通透,推进产业融合,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郁南县以黄皮“接二连三”发展为策略,以节为媒打造农文商旅生态品牌,使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群众的获得感。按照黄皮生长周期,提出“春天赏花、秋天品果、全年深加工”文旅理念,打造系列黄皮主题文旅活动。在黄皮花开时节,依托万亩花海,举办“赏花+徒步”“赏花+摄影”等旅游活动,打造集观赏游玩、生态休闲、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赏花经济”;在黄皮成熟时期,隆重举办无核黄皮文化周,融入“音乐会+星空露营+创意集市”等潮流元素,将土特产推介、观光旅游、文艺娱乐相结合,打造以黄皮农文商旅融合郁南样板。2024年7月,联动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央视农业农村节目中心等共同举办2024“土特产”推介活动,带动无核黄皮火爆出圈。据统计,2024年郁南黄皮产量达10.8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62.38亿元,较上年增长约40%,成为郁南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的强劲引擎。
此外,创新开展黄皮名宴“十大名菜”评选活动,推出黄皮鸡、黄皮排骨等特色菜,发展各类型餐馆饭店300多家;构筑“生态+酒店+民宿”模式,打造云江小筑、星河House等民宿和特色露营地,推动游客由“过客”变成“住客”;做深做实“土特产”大文章,推出果汁、果脯、糕点、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农产品特色街,创建225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35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激活县域文旅消费市场。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通基层,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也是将边远山区县的短板锻造为潜力板,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郁南县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强化文化事业和产业数智化转型,增强城乡基层文化自我发展、自我服务功能,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凝聚“再造一个新郁南”的精气神,赋能“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走深走实、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