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州市坚持以客家文化为魂,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以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抓手,创新发展举措,出台发展规划,建设发展平台,既抓“点”和“线”,又抓“带”和“面”,助推打造文旅一线城市,实现了客家文化生态“美丽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经济价值”,全面拉动梅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梅州城区全景(宋志锋 摄)
坚持高位推动,高标准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党政统筹,将实验区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实验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和非遗项目管理办法,将实验区建设经费纳入市、县(市、区)两级财政预算,2015年以来共统筹安排实验区建设经费约55.4亿元,为实验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制订《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每年投入超百万元,大力实施“名家带徒授艺工程”“客家山歌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等三大工程,培育非遗传承人,初步形成家族传承、师傅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等人才传承模式。目前,全市有四级非遗传承人435位,其中国家级7位、省级38位、市级77位、县级313位。三是强化理论研究。多次召开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家、省及兄弟省市区的有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研讨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编撰出版《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图典》《客家非遗》《世界客家山歌大典》等20多部非遗丛书,对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行深入理论探索。
中国移民纪念广场(宋志锋 摄)
坚持模式创新,高层次打造梅州文旅一线城市
一是勇攀高峰,打造“梅州现象”。率先在全省完成12个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先后推出了《等郎妹》《血色三河》《白鹭村》《春闹》《林风眠》等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高水平承办2021年省群众艺术花会,获2金4铜,被授予“优秀组织奖”“特别贡献奖”称号。特别是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梅州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等15个奖项,被国家和省的专家誉为“梅州现象”。二是示范带动,创造“梅州速度”。投资50亿元的“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一期项目建成开业,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成为梅州乃至广东文化旅游新燃点和“网红打卡地”;客都人家从2018年11月签约落地,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公司注册、规划设计、项目审批、拍地供地等一系列重要前期工作,历经400多个日夜,实现了从无到有,跑出“梅州速度”。目前,梅州市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45家,居广东省第二。三是文旅融合,探索“梅州路径”。充分依托丰富非遗文物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遗产旅游、研学旅游,将旅游需求有机融入文物、古籍、非遗保护设施的功能设计之中,将博物馆、非遗传习所、纪念馆等文化场所纳入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让文化场馆成为旅游驿站,让旅游服务中心成为文化客厅。目前,梅州市博物馆和非遗传习所已经成为游客喜爱的文化体验目的地、传播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
梅州围龙屋(磐安围) (欧泳 摄)
坚持宣传造势,高水平打响“世界客都”特色品牌
一是打响国际牌。近年来,梅州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借助26个海内外文化旅游推广中心、“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国际慢城联盟等平台,大力推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梅州文化旅游走出围龙,冲向世界。特别是2021年,梅州以优异成绩成功当选中国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成为目前全省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极大提升了梅州文化旅游国际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二是打响文化牌。拿出最优的资源、最佳的区位,规划建成市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并免费对外开放,精心打造“群星舞合大家乐”“周五有戏、相约周六”“客都文化公益讲堂”等文化惠民金字招牌。每年组织戏曲进社区、进农村等惠民演出近800场次,受惠观众超80万人次。此外,还利用民间节日传承民俗文化,开展迎新年、闹元宵、赏中秋等活动,如丰顺的“烧火龙”、兴宁的“花灯”、大埔的“祭春”等各种民俗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三是打响活动牌。大力开展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等非遗特色展演活动,成功举办第一届广东民宿大会、“东亚文化之都”启动仪式、世界客家(梅州)文化旅游推广中心国际视频会议等文化主题活动。近期,梅州市还将举办中国(梅州)客家非遗大会,这是一项国家级的重大文化活动,将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进一步提升梅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客家博物馆(国家一级馆) (连志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