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央广网 王倩)
央广网深圳9月25日消息 作为“爱美”的中华民族,600年前我们穿着怎样的衣服?
在正在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粤港澳大湾区馆的佛山馆展出了这样一幅神秘的作品,也许给出了答案。
《穿越古今看香云纱》在深圳文博会现场展出(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 摄)
来自广东佛山的“90后”画家陈志杰,以香云纱为主题,将传统染整技艺与当代传承演变,浓缩在了手绘作品《穿越古今看香云纱》当中。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独有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染整技艺”始于广东佛山顺德,已经绵延传承了600年。
如今,在全新的“演绎”之下,香云纱在深圳等城市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穿越时间的传承
香云纱,又名“响云纱”,本名“莨纱”,原产自“南国丝都”顺德伦教。
它的“诞生”历经“三洗九蒸十八晒”,由数十名工人全程手工制作,是世界上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也被纺织界誉为 “软黄金”。
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浸莨、晒莨、过乌、洗绸……十多道纯手工制作工序,是数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样也是这项国家级非遗的独有魅力。
薯莨、草地、河泥、阳光,看似无关的四种大自然元素,在匠人们的劳作下,构成了香云纱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调制薯莨水是染整香云纱的第一道工序。薯莨块茎富含单宁,是纯天然的染料。
浸莨水是莨绸成败的决定因素,师傅们需要凭经验控制莨水的浓度与拍打力度。
染整过后的纱绸平铺于草地之上,适宜的阳光、草地和温度是晒莨必备的条件。
染晒完成的莨绸正面被涂上一层珠三角特有的河泥,这也是香云纱制作过程中最具仪式感的一道工序。
涂泥后的绸缎需晾晒半小时,期间泥土中的矿物质与面料充分融合,然后师傅们将剩余的河泥洗净。
跨“粤”地域的创新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香云纱正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以不一样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模特们身着香云纱服饰登上世界时尚舞台
2006年7月,瑞典“哥德堡号”重返广州黄埔古港。香云纱服装被作为国礼赠送给王室成员。此外,近年来香云纱也频频登上巴黎、伦敦、米兰等世界时尚舞台。
与此同时,香云纱还受到北京、深圳等众多知名服装设计师的青睐,令这一传统丝绸面料在当代有了更加多元的演绎。
香云纱服装设计款式更趋年轻化
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在各个领域的设计师手中,香云纱除了被用于服饰外,还被设计成饰品、手袋、扇子、手机包等各式各样的日用品。
非遗不是静止的,而是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一代代人的改良实践后,不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原图放大六倍后,抱枕、手袋、手机包等细节跃然纸上。
越来越多的设计专业学生加入到香云纱的创新。
据悉,本幅作品创作历时半个月,画中匠人、模特、设计师等人物近200个。除了再现香云纱染整技艺和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外,作者更将大湾区独有的水乡文化、地标建筑、特色美食融入画卷中。
小桥、流水、香云纱、陈村粉同框,融合成一幅岭南特有画卷。(记者王雪薇 张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