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访谈

专访广东省话剧院院长鞠月斌:“坚守、向上、突破”的文艺创作探索之路
文字实录
排序 字号 自动更新

《南方》杂志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到理解和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您认为在话剧创作中如何确保作品贴近人民、反映人民心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4-09-02 09:00:46

鞠月斌

话剧院的创作初心和理念始终如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过去的《七十二家房客》《绿色阳台》《广和楼》《十三行商人》等,到近年来的《与妻书》《韩文公》《遥远有多远》《花好月圆》《信仰》等,都是在选题上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人民生活、深挖岭南文化的优秀话剧作品。

与此同时,剧院在创作过程中坚持采风,也就是“下生活”,从火热的生活中不断汲取和丰富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使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用精品力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4-09-02 09:02:36

《南方》杂志

在“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广东省话剧院是如何平衡精品剧目创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的?如何为艺术家尤其青年艺术家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2024-09-02 09:06:08

鞠月斌

作品是院团赖以生存的根基,人才是院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广东省话剧院坚持以作品育人才,以人才出作品,让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大力支持下,剧院也诚邀全国知名的专家、大咖组成主创团队,对剧院的作品进行创作。这对人才培养和精品创作都有很大帮助,一是以创代学,跟随主创大咖们在剧目创作过程中学习他们的美学思考、创作手法、设计理念等等;二是以演代练,演员在创演过程中不断磨合、不断探索,让自身技艺和作品质量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剧院自身也在加大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借由培训、比赛等多元手段,精进演职员专业技能,激励其参与职称评审,实现自我提升。最近,剧院通过人才引进项目,即将引进戏剧艺术指导于亚东、戏剧顾问毛尔南,助力剧院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小剧场戏剧、儿童剧等剧目的创作。

2024-09-02 09:09:36

《南方》杂志

《决定》中提到的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的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文艺创作和人才培养,剧院在项目管理、资金扶持、市场推广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新策略?

2024-09-02 09:15:05

点击查看更多
网友留言
自动更新

网友:相比大剧场,小剧场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特殊体验?

[鞠月斌]小剧场虽然不大,但是所有的观众进来之后全是“VVVIP”的座位;另外一方面,小剧场的作品,是比较受到现在观众喜爱的,因为它的距离更近,没有大剧场作品的那种距离感,所以观众会更容易捕捉到演员到一颦一笑、演员的每一个情绪的变换,更近距离地感受到整个戏剧情节,带来沉浸式的观演体验。

全部网友留言 我要留言
测试音频

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