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并结合广东省文化厅(以下简称省文化厅)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编制。本报告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五部分组成,报告内容涵盖省文化厅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本报告公布并存储在在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站(www.gdwht.gov.cn)上,公众可随时进行访问查阅。
2014年,为充分满足日益增加的公众访问、使用需求,充分发挥厅公众服务网站作为信息公开主要载体的作用,省文化厅根据政府信息发布的新要求,对公众服务网站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版升级,重新设计了网站版式,进一步优化了栏目设置,使整个网站更加简洁美观,特色栏目更加显著,交互性更强。同时依托省政府门户网站依申请公开系统和信息公开目录系统等功能平台,进一步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我厅公众服务网继续保持较高的更新频率。全年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35条,其中机构职能栏目共公开信息1条;规范性文件栏目共公开信息21条;业务工作栏目共公开信息548条;其他栏目共公开信息365条。公开的内容基本涵盖省文化厅的职能范围。对于直接关系公众办事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日益完善的“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省文化厅窗口”予以全面公开办理。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增加了相关文化机构信息公开专栏和国务院、省政府重要政策信息专栏。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我厅共收到10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涉及 法规政策等方面,已按照法定程序、时限依法答复了申请人。此外,在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上,全年共接受2705次咨询, 182次投诉举报,均已按实际情况予以了答复。
三、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
《条例》虽规定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但省文化厅已决定不收取对公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所产生的费用。截至目前为止,省文化厅尚未收取过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费用。
四、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4年,省文化厅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行为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4年省文化厅在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政府信息分类不够明晰、公开渠道比较单一、部分栏目公开的信息数目有待提升等问题。将着重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改进:
1、加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时效性,以技术手段加强对政府信息的甄别筛选,充分体现依法依规确属可供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公共资源性质。
2、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从信息生成方式和发布机制着手,健全公开流程和程序,切实完成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规定动作”。
3、继续根据公众使用反馈及工作需要,对厅公众服务网站进行动态式的微调,完善网站版块设置。
2014年,为充分满足日益增加的公众访问、使用需求,充分发挥厅公众服务网站作为信息公开主要载体的作用,省文化厅根据政府信息发布的新要求,对公众服务网站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版升级,重新设计了网站版式,进一步优化了栏目设置,使整个网站更加简洁美观,特色栏目更加显著,交互性更强。同时依托省政府门户网站依申请公开系统和信息公开目录系统等功能平台,进一步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我厅公众服务网继续保持较高的更新频率。全年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35条,其中机构职能栏目共公开信息1条;规范性文件栏目共公开信息21条;业务工作栏目共公开信息548条;其他栏目共公开信息365条。公开的内容基本涵盖省文化厅的职能范围。对于直接关系公众办事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日益完善的“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省文化厅窗口”予以全面公开办理。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增加了相关文化机构信息公开专栏和国务院、省政府重要政策信息专栏。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我厅共收到10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涉及 法规政策等方面,已按照法定程序、时限依法答复了申请人。此外,在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上,全年共接受2705次咨询, 182次投诉举报,均已按实际情况予以了答复。
三、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
《条例》虽规定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但省文化厅已决定不收取对公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所产生的费用。截至目前为止,省文化厅尚未收取过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费用。
四、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4年,省文化厅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行为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4年省文化厅在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政府信息分类不够明晰、公开渠道比较单一、部分栏目公开的信息数目有待提升等问题。将着重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改进:
1、加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时效性,以技术手段加强对政府信息的甄别筛选,充分体现依法依规确属可供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公共资源性质。
2、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从信息生成方式和发布机制着手,健全公开流程和程序,切实完成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规定动作”。
3、继续根据公众使用反馈及工作需要,对厅公众服务网站进行动态式的微调,完善网站版块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