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文旅资讯 > 政务活动

广东二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100%建成总分馆制

时间 : 2021-01-21 14:42 来源 : 本网 作者 : 中国文化报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是促进县域公共文化资源互通共享的重要途径。2016年以来,广东省全面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二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100%建成总分馆制,目前有文化馆总馆112个、分馆1252个、服务点5029个,有图书馆总馆111个、分馆1285个、服务点4505个,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

破解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难题

李钢退休后一直担心闲着无聊,没想到在老家——广东梅州梅县区雁洋镇雁中村的李氏春山公祠的文化俱乐部找到了乐趣。俱乐部设置了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电脑房、卡拉OK等功能室,室外还有小广场和健身器材,白天有人看书下棋打篮球,晚上有人唱歌跳舞。“这里很热闹,也很有特色,我经常约上邻居来唱两首。”李钢说。

近年来,梅州利用闲置古民居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并将西阳镇龙岗村毓真公祠、雁洋镇雁中村李氏春山公祠、蓝坊镇高南村汤氏总祠等农村文化俱乐部作为总分馆服务点,大大方便了基层群众,破解了山区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难题。目前,梅州市已建成农村文化俱乐部394个,星散分布在1.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农村。

梅州市将总分馆的“手臂”延伸到农村文化俱乐部,是广东省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一抹亮色。近年来,广东创新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重点,探索建立“标识统一化、设施标准化、资源共享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化”的总分馆制,有效促进县域公共文化资源互通共享。

“没想到,在南海只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借阅图书。”佛山市南海区新市民董金平说。让她享受这种阅读福利的是24小时阅读驿站(智慧图书馆)。为改善阅读服务供需失衡的状态,南海区通过建设24小时读书驿站(智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成了包括1个区级中心馆、7个镇街分馆、187间智慧图书馆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在韶关街头,各具特色的风度书房成为总分馆的重要节点。如中山公园分馆陈设飞机模型,融入了韶关机场、北伐战争、复兴号等文化元素;执信路分馆融入了丹霞地貌元素;利民分馆体现了浓浓的工业风。韶关市自2017年7月以来,大力建设风度书房,受到群众欢迎。2017年,韶关市图书馆接待读者仅40多万人次,但风度书房自2018年1月启用到2019年5月底共接待读者160多万人次,图书借阅率达180%。如今,“小书房 大风度”已成为韶关的文化新名片。

佛山市南海区的读书驿站、韶关市的风度书房、江门蓬江区的陈垣书屋等,都成为各地图书馆总分馆制的重要环节。惠州惠东县、河源连平县等地总分馆建设通过统筹整合人财物资源、人员的“上派下挂”等方式,实现资源上下联通、横向流动和共建共享。目前,广东省已建成文化馆总馆112个、分馆1252个、服务点5029个,建成图书馆总馆111个、分馆1285个、服务点4505个,有效促进了县域公共文化资源向镇村两级延伸共享。

社会力量推动总分馆多元发展

走进广州黄埔华南新材料创新园,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华新园分馆别具一格,这个集图书借阅、休闲、商务洽谈、企业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服务综合体,辐射附近两家上市公司及居民区的上万名群众。广州华南新材料创新园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青说:“黄埔区把图书馆植入华新园,不仅解决了企业员工阅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为园区招商和服务赋能,为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提供了最有温度的支撑。”

微信图片_20210121110534.jpg

▲ 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万科山景城分馆

华新园分馆是黄埔区采取“政府资源补给+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市场参与”模式建成的社会力量分馆,由园区投入资金建设,在业务上接受黄埔区图书馆的指导。2016年至今,黄埔区财政共投732.46万元用于社会分馆建设,撬动社会资金5115.42万元投入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提升。为调动企业参与分馆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2018年,黄埔区对新建面向公众开放艺术馆、图书馆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黄埔区给予各社会力量分馆一次性财政拨款补助,支持其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继续免费向公众开放。

目前,黄埔区共建成各类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服务点)84个,其中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37个,分布在企业和园区的分馆让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到企业生产中。“每当我感觉非常疲惫时,推开窗,总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它能让我的心再次静下来,一切是那么美好。”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华说。

在中山市石岐区街道大笪地,有一个共享阅读空间,放置了1500册图书,可以与全市其他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书屋用投影将海浪投射到大厅,步入其中,就像走进了书的海洋。该阅读空间负责人高松说,自2020年11月对外开放以来,不仅可以让周边居民就近借书,还举办了“孙中山荷花情缘诗书画展”和文化沙龙等活动,吸引了不少观众。

共享阅读空间是中山市纵横式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中的重要节点。其纵向是以中山纪念图书馆、中山市文化馆为总馆,24个镇(街道)图书馆文化馆为分馆,27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走近百姓生活的45家“中山书房”街区自助图书馆为服务点的纵向型服务体系;其横向是以中山纪念图书馆、中山市文化馆为总馆,联合社会机构建设的18家共享阅读空间、共享文化馆为分馆,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组织设立的53家“图书馆之友”、20多个“文化馆之友”为服务点的横向型服务体系。

微信图片_20210121110549.jpg

▲中山市左步书屋

在开展总分馆制建设过程中,广东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而深度地参与总分馆制建设。如广州市通过文教融合、文商融合、文企融合,与学校、企业、园区、地产商等各类社会机构合建图书馆分馆85所。南海区智慧图书馆尝试与各行各业相融合,广泛分布在小区、学校、商场、工业园区等地。而韶关风度书房采取政企共建、企业援建、个人捐建等多元建设模式,有效地盘活了闲置资源。

重特色 育品牌 提效能

2019年,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的图书流通量为220.7万册次,占佛山市总流通量的25.71%。其中,63.49%的流通量来自智慧图书馆,达140.12万册次;智慧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是传统图书馆的2倍以上,效能显著。

2019年起,南海区智慧图书馆在品质内涵上做“加法”,在特色上做文章,通过探索“阅读+文旅”“阅读+文明实践”“阅读+党群建设”等方式,打造不同模式的智慧阅读文化空间。如位于西樵山西北麓的听音湖片区的西樵·观心小镇站,一启用即成为网红打卡点,日均到馆人数超过600人次。南海区还重点打造“领读者”“有为讲坛”“桂花树下”三大特色品牌阅读活动,吸引读者参与。

黄埔区按照“一馆一策”的思路,融合地域特色改善分馆环境,打造最美文化空间,很受欢迎。如黄埔街分馆结合黄埔港码头的历史元素,打造出具有港航特色的文化馆、图书馆分馆;荔联街联创空间分馆与企业合作,结合街道“微改造”,整合村居旧物业建成众创空间分馆。黄埔区还对分馆功能进行融合,如总馆综合考虑人流量等因素将艺术普及活动送进分馆。

通过上述举措,黄埔区总分馆的服务效能明显提升。2019年,黄埔区图书馆总分馆共接待读者3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5.91%;图书总借阅量224.3万册次,同比增长9.76%;新增办证读者4.98万人,同比增长17.38%,主要阅读服务效能指标位居广州市各区图书馆前列。与此同时,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例如政企联手创作的亲子舞台剧《菠萝蜜奇遇记》在全国巡演50多场,观众达40万人次。

广东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注重解决好“建管用”的问题,通过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丰富供给等方式,进一步吸引群众,提升服务效能。如韶关市依托风度书房推出了“风度沙龙”阅读推广活动,为广大读者搭建以书会友的平台。连平县文化馆总分馆打造了10多个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活动覆盖全县175个行政村(社区)和80%的人口。

中山市某企业主管余先生送孩子到黄圃优品教育中心培训时,看到了悬挂在墙上的“共享文化馆”的牌匾。工作人员告诉他,这里开设了咏春拳培训班,每周都有国家一级教练来授课。从小就有武侠梦的余先生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他说:“经过近半年的咏春拳学习与锻炼,身心愉悦。”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像余先生一样走进身边的图书馆、文化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感受文化乐趣。

专家观点

阮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广东省交出了总分馆建设的“高分报表”,其特点体现在“五个有”:

一是有顶层设计。广东从省级层面制定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具有进度明确、任务明晰、考评明细的特点。

二是有推进载体。广东连续两年将总分馆制建设列入“广东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三是有“真金白银”。广东各级财政“给力”,对试点地区投入6640万元,用“撒把米”的方式撬动地方财政投入,同时针对粤东西北地区提供专项补助,为总分馆制建设提供兜底资金。

四是有标准规范。广东通过统一标识、制定建设标准、明确服务规范、厘清考核细则等方式,为总分馆制建设给出可量化、可测评的“标尺”。

五是有创新机制。广东各地总分馆制建设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如韶关市的风度书房在总馆建成智慧中心,成为指挥调度各分馆的“中枢大脑”;中山市的共享文化空间“1+2+2+N”模式、开平市文化馆的“大考核+小评估”方法、惠东县文化馆的“十统一”规范和“上派下挂”等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样式。

群众声音

◆邢宝伟:作为广州开发区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创业的路上有太多的坎坷和困难,但是我们不惧,因为在黄埔,每当我们精疲力尽的时候,总有一盏明亮的灯火在等待着你。

◆米娅:我是一名“新南海人”,2019年9月来到南海。南海的基础阅读推广做得非常棒,让我觉得很幸福。从读书驿站到邻里图书馆到“有为讲坛”“桂花树下”等系列阅读活动,我和女儿经常参加。

◆李桂成:我是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龙岗村村民。村里的毓真公祠是文化俱乐部,也是梅江区文化馆服务点,离我家不到100米,我是这里的常客了。每周一至周五,我都带着孙子到这里“报到”。

◆谢玉芳:我是一名家庭主妇,很少外出。过去,农村娱乐设施和场所有限,靠看电视、打牌消磨时间。如今,村里的汤氏宗祠里建起了文化俱乐部,经常开展活动,成了我们年节闲时的“快乐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