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文旅资讯 > 政务活动

广东三项传承人记录成果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

时间 : 2021-01-15 15:37 来源 : 本网 作者 : 广东省文化馆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第三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日前揭幕,我省"姚璇秋——潮剧""文琰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陈永才——剪纸(广东剪纸)"三项记录工作成果入选。

本次展映的纪录片由2020年完成验收的29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中脱颖而出的48部优秀影片组成,现已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非遗展映专区正式上线,分为"乐舞·情韵""腔调·故事""手艺·匠心""吉祥·人生"四个单元进行呈现,覆盖非遗十大类别。展映整合记录工作成果中具有较高艺术性和传播性的综述片,通过传承人项目实践、传承教学和口述采访等影音内容,立体展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技艺习得、教学、传承的历程,反映了包括我省在内的当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的质量水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于2015年全面启动,文献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等全方位记录,真实、系统、深入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风采和经验记忆。自传承人记录工作启动以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立足广东非遗资源特色,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广泛邀请非遗保护与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参与传承人记录工作,深入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与各地非遗中心、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等加强合作与联动,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记录工作,不断丰富记录成果的内容与形式;同时,注重加强记录工作的学习交流与研究探讨,提升记录团队业务能力与实践水平,通过探索记录成果呈现方式、打磨记录成果细节,切实让传承人记录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截至目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组织开展了57位国家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并已圆满完成其中30位传承人记录成果的验收,拍摄采集视频总时长超过1200小时,采集口述文字资料500万字以上。

附:获评优秀项目的传承人及项目介绍

姚璇秋——潮剧

潮剧是广东地方剧种,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台湾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使用潮汕方言演唱的潮剧,唱腔音韵优美、表演情感细腻,被称为"南国奇葩"。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潮剧已成为海内外潮人群体文化交流的纽带。

非遗1.jpg

姚璇秋,1935年生,广东澄海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剧种的代表人物,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姚璇秋的名字一直与潮剧紧密联系在一起,她在《扫窗会》《苏六娘》《荔镜记》等剧目中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潮州古城考察时,特别谈到了对潮剧及姚璇秋的深刻印象,凸显了姚璇秋艺术造诣之高。

文琰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

松岗七星狮舞属南狮中的一支,主要分布于深圳宝安松岗及周边地区,为当地一种传统民间动物舞蹈,与其他狮舞的主要区别,是以七拍半鼓点为伴奏锣鼓乐的节奏。松岗七星狮舞注重步法,造型丰富,套路多样,讲究民俗礼仪,并有"狮子逗蛇"等绝技。

非遗2.jpg

文琰森,1938年生,广东宝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狮舞(松岗七星狮舞)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岁开始学艺,掌握传统七星狮舞的舞步造型、锣鼓奏乐及习俗礼仪等,表演的狮子威武识礼、神态生动、活灵活现。文琰森曾长期在香港授徒传艺,返回深圳后成立了文琰醒狮团,培养的大批弟子活跃在粤港两地。

陈永才——剪纸(广东剪纸)

佛山剪纸是佛山传统的民间工艺,是广东剪纸的代表之一,历史上伴随民俗、手工业及商业活动发展而来。佛山剪纸以刻刀錾刻技法为主,线条细腻,有"千刀不落,万剪不断"的特点,包括纯色剪纸、衬色剪纸、写色剪纸、铜凿等类别,独具地方特色。

非遗3.jpg


陈永才,1941年生,广东南海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广东剪纸)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进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是目前从事佛山剪纸时间最长的一位艺人,其作品既保持了传统佛山剪纸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玲珑剔透的特点,又善于以多变的手法剪刻现实生活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