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文旅资讯 > 政务活动

南粤古驿道:南粤历史之道、文化之道、乡村振兴之道

时间 : 2018-07-11 10:50 来源 : 南方日报 作者 : 信息员1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从化举办“南粤古驿道 从化美荔行”系列活动。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通讯员 邬影红 摄


曾经,南粤古驿道就像活力奔腾的动脉,源源不断将物流、人流、文化往来输送、生生不息,形成了广东多民族、多民系文化的历史轨迹和脉络。因此,有人说古驿道既是历史之道,也是文化之道。然而,今天如何整合全社会资源,做到以道兴村、以道兴粤?日前,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共同主办的广州新观察“乡村振兴与南粤古驿道”圆桌会议上,专家们以南粤古驿道保护为切入点,深入研讨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探讨了南粤古驿道在乡村经济振兴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怎样才能有效实现古驿道的多元价值?


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之道


省政府参事室参事、韩山师范学院原院长林伦伦教授一直从事南粤古驿道研究。


他说,古驿道就是古代的官道,粤东粤西,很多驿道的旁边都带有个“官”字。这里车水马龙、商旅络绎不绝,不仅产生了众多繁华的城镇,而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如果将这些历史挖掘出来,就能找到我们的文化自信。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研究员以实地考察图文并茂地说明,岐澳古道是连接澳门和中山的重要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十八年朝廷开放了内地和澳门的贸易,不管是外来的洋船带来的货物,还是内地的商人,都将货物运到香山界口进行交易。在康熙和乾隆年间的地图,可以清楚看到岐澳古道构成的路网。香山地区成为华南地区开风气之先的区域,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进入岐澳古道,进入香山,进而辐射内地。”他认为,岐澳古道可以说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一段路途。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邱衍庆院长认为,南粤古驿道分为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等几种类型,结构体系包括了驿道的本体,还有它的附属设施,以及连接线。驿道遗存丰富,承载了历史发展的缩影和文化脉络。


林伦伦教授认为,过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以古驿道为起点。“粤东粤西有很多驿道终点就在码头,而码头是连接海外乡亲的。”他说。他以侨批为例,“20万的银信侨批粤东奉献了12万封,侨批里面有很多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信息,甚至对侨胞所在国各方面基本情况都有涉及。“海上丝绸是驿道的拓展,如今我们做驿道的研究,还应联系到水上驿道,也就更能证明南粤古驿道的重要作用了”。


南粤古驿道是文化之道


在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朱雪梅教授看来,南粤古驿道更是文化之道。


“我们通过古驿道对外的联系,与中原文化交流。曾经广东被称为‘南蛮之地’,而驿道让这里变成文化荟萃、活力充沛的地区。通过南粤古驿道可以窥见丰富多样的文化。”


她认为,岭南文化的包容性也是因为大家都从不同的地方来。她说,人们通过驿道将中原文化的精华,如:儒家文化、风水文化、农耕文化、宗族文化等,在这里得到了诗意的栖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了南粤文化的多元性,如: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这些都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名片,是我们未来建设的特色所在。“我们到访的村落有三百多个,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仅是乡风民俗建筑上能够体现地方的适应性,广府文化的舒适布局,潮汕文化的密集式乡村布局,以及客家文化依山而建的布局,以及当地建筑材料、颜色,都体现出了丰富多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认为,如果把南粤古驿道放到国际视野下就更有意义。


他说,世界文化遗产中有一类遗产是线性遗产。1987年时其实西班牙的朝圣之路已经被欧洲定为文化线路,也列入了世界遗产,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文化线路经典样本。


“欧洲也要文化自信,也要传承。美国相对来说文化底蕴会弱一些,追溯历史短一些,但是美国都是以国家公园的体系在做文化之旅的规划,他们叫‘遗产廊道’”。


他认为,遗产线路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动态文化景观,因为驿道一定是为了相互交流而设计,本身就是文化景观。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本身也会产生文化的积淀,因此充分挖掘古驿道,能找到很强的中国文化自信。


“从国际实践来看,欧洲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文化线路不强调道路的实体空间,而强调特定文化主题的线路概念,体现历史文化要基于旅行、基于文化、人物和背后的故事。”他表示。


如今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已经认定29条欧洲文化线路。文化线路遗产名单包括运输线路、贸易线路、宗教线路等。他认为南粤古驿道深入挖掘将来也会有国际地位。“最重要的活化方法就是参与,带动式和体验式,像欧洲引入研学活动、青少年活动。比如,起点给你发护照,中间步行如果超过100公里、骑行超过200公里给你拉丁文写的勋章。这样更多是建立文化传播,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对欧洲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地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王世福说,西方对文化呵护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包括沟通中原、放眼世界这样一种定位。我们应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留住历史根脉。”王世福表示。


古驿道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古驿道因驿而兴、因驿而衰,交通方式的改变使它衰落了。据了解,粤东、粤西、粤北的古驿道占了全省的80%。南粤古驿道两侧各5公里范围内覆盖贫困村数量为1320个,约占全省2277个贫困村总数的60%。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说,“广东发展不平衡,南粤古驿道作为一个线性线路,将这些碎片化的东西串起来,将较散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他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6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修复南粤古驿道,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做广东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之策。这就将乡村经济振兴与挖掘南粤古驿道的多元经济价值结合起来了。


他说,这几年广东省通过“驿道+”的措施,进行了乡村经济的振兴。首先就是“驿道+农村建设”,且通过“三师”志愿者下乡活动,建筑师、工程师、规划师,“三师”结对247个贫困村,帮助做好乡村规划,进行“驿道+扶贫”。


他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活动以道兴村、以道兴粤,古驿道就像是血管一样连通了,很多传统手工艺重新开展起来。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邱衍庆院长也认为,南粤古驿道的网络体系串联了大量特色村镇,形成了线性流动的乡村振兴发展载体。


而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万俊毅院长看来,古驿道的功能还应从“五位一体”来看,即经济、生态、文化、政治、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方面,更多是怎么利用古驿道打旅游牌,所以是“旅游+”,旅游经济、商贸经济,带动餐饮民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生态功能方面要注意“绿色+”,搞竞技体育、徒步之旅,除了文化之外还要有绿色,特色生态农业、森林栖息、康养体验。文化功能是“南粤文化+”,可以进行文化遗产的展示,也可以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政治功能,是指将沿线乡村经济发展好了,广东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就会解决好。社会功能,指收入提高了,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各种社会功能就会有效地履行和发挥作用。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朱雪梅教授认为,古驿道价值重塑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实际上就是通过南粤古驿道作为一个纽带,带动广东贫困地区的发展。


“最近我们在南雄也做了一些遗产修缮,将乡村振兴和乡土产品、绿道、历史、休闲、科普、大众教育结合起来效果不错。我们希望通过古驿道,游客到了那里带一点手信,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更希望政府通过互联网,把地理商标做好,让乡村经济走上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朱雪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