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文旅资讯 > 视频库

左联成立90周年纪念音频(一)

时间 : 2020-03-06 21:44 来源 : 南粤古驿道网 作者 : 广东省韩江流域管理局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洪灵菲:红棉道上的独行者



  时间已是夏初四月了,太阳很猛厉地放射它的有力量的光线在地上载满着炎热。在这样寂静得如同古城一样,入耳时只有远村两三声倦了的鸡鸣声的田野中间,在这样美丽得如同仙境一样,触目只见遍地生命葱茏的稼穑的田野中间,他陶醉着了,微笑着了,爽然着了。他忘记他自己是个逃亡者,他忘记死神正蹑足潜踪地跟着他。在这种安静的,渊穆的,美丽的,淡泊的景物间,他开始地忆起他的童年的农村生活来。


——摘自洪灵菲《流亡》


  母亲,我对着家乡的“菜脯”,不知不觉地大动起乡思来了。母亲,我们故乡是世界最美丽的一个去处。或许我未免是说的太过。但我的感觉的确是这样的。我们的故乡有着辽阔的天空,有着空旷的大野,有着美丽的河流,澄澈的池塘。在秋天的时候,有着耀着日光的黄叶……


  “回到故乡去吧,去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吧,去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吧!”我几乎就要这样喊出来。


——摘自洪灵菲《家信》


  以上两段作品分别来自洪灵菲的《流亡》和《家信》。这位来自韩江流域的作家,用他敏感的笔触,直探20世纪20年代潮汕革命青年的复杂心绪。他们既是革命者,又是恋乡人,既为了理想流亡天涯,又割舍不下故乡与母亲的牵绊。他们如此仓皇落寞,又如此坚定执着,在黎明的前夜,踽踽独行。


  洪灵菲,1902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江东镇红砂村,原名洪伦修,1922年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流亡于香港、新加坡和暹罗(今泰国)等地,同年冬抵达上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流亡》。后来《流亡》与另外两部作品《转变》和《前线》,成为洪灵菲最著名的代表作“流亡三部曲”,反映了革命年代青年渴望冲破旧中国牢笼,积极寻找出路,接受新思想洗礼的过程,将革命年代青年复杂的心理,感伤和乐观相交织展现得淋漓尽致。洪灵菲是一个从潮汕农村走向广阔革命天地的新青年,所以他的不少作品开始关注潮汕侨民悲惨流亡命运,体现当时潮汕人民过渡到海外华侨之间的意识觉醒和行动上的反抗精神。他对家乡菜脯的乡思,既是流亡者对故乡的牵念,也是地域文学因素渗入的投射。革命年代发生在潮汕大地上的故事,逃亡、过番、抗争、革命,正是有了洪灵菲这批潮籍作家的叙写,才得以流传下来,这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1933年,洪灵菲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被捕后,他坚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忠贞不屈,坚决不泄露党的秘密,隔年中秋前后,年仅32岁的他被枪杀在南京的雨花台。


  80多年后,南粤大地上掀起纪念韩江左联文学青年的热潮,打造了南粤左联之旅,第一站,我们选择在了洪灵菲的故乡潮州江东镇。红棉公园的命名,正是来源于他的诗作“剧怜古道红棉树,落尽千花人未知”给予的灵感。当年,他是韩江边红棉道上的独行者,而今,在红棉公园里,我们展示他的作品,讲述他的故事,借以安放他那中道跌落的青春。


  红棉花开,千花未落,它们的悄然,尽在时光的静默里。